王庆磊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缓刑考验期内又过失犯罪怎么办

  缓刑考验期内又过失犯罪怎么办缓刑考验期间如果过失犯罪只要是构成犯罪,都要撤销缓刑,不但这样,还要与原判刑罚进行数罪并罚,一起执行,不分故意还是过失。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刑罚处罚的标准,就应用刑法来评价,从而定罪量刑。而量刑同样也是依据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来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量刑就高,反之已然。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则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的性质、犯罪的情节、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综合衡量。而主观恶性,只是包含于犯罪的情节,是主观方面的内容。所以对缓刑考验期间又过失犯罪的罪犯,以其主观恶性不大为理由,认为可以再判处缓刑,是片面的。其次,从过失犯罪的罪过形式上看,其主观恶性不小。犯罪的罪过形式分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过失犯罪的罪过形式是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出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理而违反了某种制度或规定,以致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过失犯罪的罪犯,均以违反了某种制度或规定为前提,其对相关部门制定制度或规定的重要性是明知的,都知道凡制定某一项制度或规定都是在避免某种危险,否则会发生严重的危害性。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基于某一目的,故意违反了制度或规定,导致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以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对犯罪人宣告缓刑,既不是无罪判决,也不是免除刑罚,而是以刑罚的强制力为后盾,以犯罪人在缓刑期内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保持着执行刑罚的可能性。对于缓刑犯罪来说,宣告缓刑迫缓刑犯严格管束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以免重落法网,这正是刑罚的威慑力所致。因此,缓刑并非脱离刑罚的强制性而存在,而是在保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影响下才能有效地实施。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循以下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报考察机关批准。相关的缓刑人员在审理时,应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时才能够进行判决。判决这类人员的缓刑刑罚,相关的当事人员如离开居住地时,还应积极地到当地的考察机关进行审理,批准才能够进行相应的工作,遵守这类法律规定生活。
  
  
  
总结:缓刑考验期内又过失犯罪怎么办缓刑考验期间如果过失犯罪只要是构成犯罪,都要撤销缓刑,不但这样,还要与原判刑罚进行数罪并罚,一起执行,不分故意还...#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王庆磊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40岁

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More>>

·只有借条没有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吗?
      只有借条没有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吗?可以起诉,但并不一定可以胜诉,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不应简单地将借条作为完全排斥其他证据证明效力的唯一债权凭证。在综合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辩主张后,认为......


·什么情况下离婚可多分财产
      什么情况下离婚可多分财产按规定,双方提出离婚并做离婚财产分割期间,发现另一方有以下情况的将影响财产分割:1、另一方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将共同购置的房产给变卖......


·基本险类型包括什么
      基本险类型: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车辆损失险车辆损失险是指保险车辆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或意外事故,造......


·民事诉讼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案
      民事诉讼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案一、民事诉讼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案一般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


·个人借了借贷宝的钱不还会怎样
      个人借了借贷宝的钱不还会怎样借贷宝欠了钱长期不还,会饱受催收的骚扰,而且借贷宝逾期产生的利息也不少,征信也被抹黑了。至于你会不会坐牢,要看借贷宝是否向法院起诉你。如果借贷宝在诉讼中......


·同居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有的人在同居之前会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债务等进行约定,然后签订一份同居协议。我们知道,男女之前的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那么同居协议受法律保护吗?本文就这个问题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


缓刑考验期内又过失犯罪怎么办
王庆磊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40岁
1801296182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王庆磊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80129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