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磊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商品房后,就成为了小区业主。因为特殊情况,有时我们会同开发商及物业公司在小区建筑物所有权上发生纠纷。为此,最高法也出台过指导处理该类纠纷的司法解释。那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下面我们通过我们整理的这篇文章了解一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3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4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依法登记取得或者根据物权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人,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业主。
  
  基于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商品房买卖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登记的人,可以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业主。
  
  第二条 建筑区划内符合下列条件的房屋,以及车位、摊位等特定空间,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专有部分:
  
  (一)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能够明确区分;
  
  (二)具有利用上的独立性,可以排他使用;
  
  (三)能够登记成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客体。
  
  规划上专属于特定房屋,且建设单位销售时已经根据规划列入该特定房屋买卖合同中的露台等,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专有部分的组成部分。
  
  本条第一款所称房屋,包括整栋建筑物。
  
  第三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共有部分外,建筑区划内的以下部分,也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共有部分:
  
  (一)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通道、楼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属设施、设备,避难层、设备层或者设备间等结构部分;
  
  (二)其他不属于业主专有部分,也不属于市政公用部分或者其他权利人所有的场所及设施等。
  
  建筑区划内的土地,依法由业主共同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属于业主专有的整栋建筑物的规划占地或者城镇公共道路、绿地占地除外。
  
  第四条 业主基于对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特定使用功能的合理需要,无偿利用屋顶以及与其专有部分相对应的外墙面等共有部分的,不应认定为侵权。但违反法律、法规、管理规约,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
  
  第五条 建设单位按照配置比例将车位、车库,以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处分给业主的,应当认定其行为符合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有关“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的规定。
  
  前款所称配置比例是指规划确定的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与房屋套数的比例。
  
  第六条 建筑区划内在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之外,占用业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场地增设的车位,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三款所称的车位。
  
  第七条 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性活动、处分共有部分,以及业主大会依法决定或者管理规约依法确定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条 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和第八十条规定的专有部分面积和建筑物总面积,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认定:
  
  (一)专有部分面积,按照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面积计算;尚未进行物权登记的,暂按测绘机构的实测面积计算;尚未进行实测的,暂按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面积计算;
  
  (二)建筑物总面积,按照前项的统计总和计算。
  
  第九条 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业主人数和总人数,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认定:
  
  (一)业主人数,按照专有部分的数量计算,一个专有部分按一人计算。但建设单位尚未出售和虽已出售但尚未交付的部分,以及同一买受人拥有一个以上专有部分的,按一人计算;
  
  (二)总人数,按照前项的统计总和计算。
  
  第十条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未按照物权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业主以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其行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条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本栋建筑物内的其他业主,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七十七条所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建筑区划内,本栋建筑物之外的业主,主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应证明其房屋价值、生活质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第十二条 业主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其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为由,依据物权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十三条 业主请求公布、查阅下列应当向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
  
  (二)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以及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及会议记录;
  
  (三)物业服务合同、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况;
  
  (四)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处分情况;
  
  (五)其他应当向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或者其他行为人擅自占用、处分业主共有部分、改变其使用功能或者进行经营性活动,权利人请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确认处分行为无效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属于前款所称擅自进行经营性活动的情形,权利人请求行为人将扣除合理成本之后的收益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业主共同决定的其他用途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行为人对成本的支出及其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五条 业主或者其他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管理规约,或者违反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作出的决定,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认定为物权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所称的其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损害房屋承重结构,损害或者违章使用电力、燃气、消防设施,在建筑物内放置危险、放射性物品等危及建筑物安全或者妨碍建筑物正常使用;
  
  (二)违反规定破坏、改变建筑物外墙面的形状、颜色等损害建筑物外观;
  
  (三)违反规定进行房屋装饰装修;
  
  (四)违章加建、改建,侵占、挖掘公共通道、道路、场地或者其他共有部分。
  
  第十六条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涉及专有部分的承租人、借用人等物业使用人的,参照本解释处理。
  
  专有部分的承租人、借用人等物业使用人,根据法律、法规、管理规约、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依法作出的决定,以及其与业主的约定,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第十七条 本解释所称建设单位,包括包销期满,按照包销合同约定的包销价格购买尚未销售的物业后,以自己名义对外销售的包销人。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案件中,涉及有关物权归属争议的,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第十九条 本解释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综上所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该“解释”建立在物权法的基础之上,是人民法院处理建筑物所有权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作为业主,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也有助于今后处理建筑物所有权纠纷问题。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商品房后,就成为了小区业主。因为特殊情况,有时我们会同开发商及物业公司在小区建筑物所有权上发生纠纷。为此,最高法也出台...#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王庆磊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40岁

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More>>

·确认遗嘱效力起诉状以谁为被告?
      确认遗嘱效力起诉状以谁为被告?不一定需要被告人,遗嘱效力的确认是法院按遗嘱合法性,遗嘱签署的顺序以及笔迹鉴定和是否有公正等法律规定的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个人的确认行为无效。所以确认遗嘱......


·诈骗罪检察院不批捕第一次退补后公安局应该怎么处理?
      一、诈骗罪检察院不批捕第一次退补后公安局应该怎么处理?不批准逮捕的应立即放人,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诉法》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三......


·一、自书遗嘱公证要多少钱?
      一、自书遗嘱公证要多少钱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当事人应当提供下列证明、材料: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已出境的,提供护照或有效旅行证件、通行证的复印件......


·董事会决议的效力如何认定
      董事会决议的效力如何认定现代企业中,在做出重大的决策或增减股东等决议时一般需要通过召开董事会来确定,公司的重要股东们在董事会上通过投票来形成最终意见,以董事会决议的形式来保障和确......


·一、离婚后补偿款收条如何书写?
      一、离婚后补偿款收条如何书写?应写明事由、补偿款具体金额(大小写)、收款人及时间。应注意,收款人应为判决书或调解书载明的对方,交给其他人可能面临履行不当的风险。如经过法院判决或调解后......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都包括哪些主要条款?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入职后,单位应该同其签署劳动合同,这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最有力证明。如果后期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是处理纠纷的主要书面凭证。作为员工,必须在签署劳动合同......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具体内容是什么?
王庆磊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40岁
1801296182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王庆磊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80129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