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磊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情形有哪些呢?

  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情形有哪些呢?在当今社会,双方签订合同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可能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许许多多的意外,就此产生了请求权与抗辩权两类权利,不安抗辩权就是其中主要一类,那么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情形有哪些呢?
  一、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
  后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这种情况并非当事人恶意所为,而是在经营中力所不及,或者经营不善而造成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后果。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该方当事人极有可能无力清偿债务,因此,先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后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履行期届至前,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其意图是十分明显的,是严重的默示预期违约(笔者在下文将解释之)。在这种情况下,后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如果仍按照合同的约定先履行给付义务,则有可能使自己的债权不能实现,造成自己的损失。因此,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3、严重丧失商业信誉。商业信誉是商家的生命,也是其经济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履约能力的具体体现。严重丧失商业信誉的商家,其履约能力必然受到影响,构成先期履约危险。对此,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4、有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这是一条弹性的规定,使不安抗辩权的使用范围加以扩大,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本项条件的规定,只要后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表现出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债务履行能力的情形,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作为一个保障当事人权益的民事权利,应该被您所熟知,而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情形主要是在签订合同之后,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严重丧失商业信誉的行为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行为等时,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能行驶使法律赋予它的不安抗辩权。
  
  
  
总结: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情形有哪些呢?在当今社会,双方签订合同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可能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许许多多的意外,就此...#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王庆磊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40岁

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More>>

·借条已经过追诉期怎么处理?
      借条已经过追诉期怎么处理?借条已经过追诉期实际上也是可以通过私底下要求对方还款的方式来索要债务的,或者通过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对方还款,但是如果有诉讼时效的问题的话,对方可能会以此抗辩......


·包清工工人受伤谁负责如果你和老板是劳动关系
      包清工工人受伤谁负责如果你和老板是劳动关系,出了事故可以要求老板申报工伤,然后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按鉴定的等级由工伤保险部门或者用人单位赔偿。如果你的老板是雇佣关系,则由老板负责赔偿......


·如果土地承包合同中一方死亡另一方违约咋办
      如果土地承包合同中一方死亡另一方违约咋办找专长律师:公司经营律师合同事务律师损害赔偿律师婚姻家庭律师劳动工伤律师现今农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而留在家里的老人也没有多大的能......


·公司忘记给员工签合同了怎么办?
      公司应该及时和劳动者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时,自用工之日满一月起至未满一年期间的双倍工资。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


·国企人事部门有权辞退员工吗?
      国企人事部门有权辞退员工吗?一、国企人事部门有权辞退员工吗?有权辞退员工,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辞退: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


·挪用资金罪法律条文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法律条文是什么?挪用资金罪法律条文,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


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情形有哪些呢?
王庆磊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40岁
18012961823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王庆磊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80129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