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的构成数额是怎么规定的
一、非法集资罪的构成数额是怎么规定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二、非法集资的特征
河北发生的涉嫌非法集资案件13起中,都是采用直接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形式,大致可划分为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四大类,具有三大新特征:
(一)非法集资方式变化多样。
犯罪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旗号,由传统的种植、养殖向工程项目、科技开发、投资入股、消费返利等方式转化。
(二)多种犯罪行为相互交织。
犯罪分子将非法集资与传销、合同诈骗等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相互交织在一起,采用传销手段首先对集资人员进行洗脑,许诺种种优惠条件和获利模式,然后再引诱集资,层层下套。一般在集资初期,犯罪分子往往积极“兑现”回报承诺,骗取信任,吸引更多的人踊跃加入,集资规模迅速呈几何级放大。
(三)非法集资宣传不惜血本,利用媒体造势。
如聘请明星代言,在一些媒体上刊登专访文章,利用报道宣传不法企业的“业绩”;将部分非法集资款投入公益事业或进行捐赠;雇佣业务员窜入社区散发传单,传播集资信息;举办各种活动,并在现场兑现红利,让参与人员先尝到甜头,为非法集资活动宣传“现身说法”。在我国,如果说个人非法集资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集资数额在50万元以上,都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他如果情节较轻的话,可以从轻进行处罚。如果非法所得被挥占为己有,私自使用的话,将作为非法集资犯罪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无赃物抢劫罪如何来进行处罚?
无赃物抢劫罪如何来进行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一、工资、奖金应当指出,这里面的工资包括指工资总额。根据国家财产局一九九O年第一号令《关于工......
·个人独资企业与普通合伙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个人独资企业与普通合伙企业的区别是什么1.投资人数和企业财产归属形式不同。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自然人进行的投资,是一个人的行为,企业财产为投资人......
·股权质押贷款的申请条件是什么?程序是怎样的?
股权质押贷款的申请条件是什么?程序是怎样的?一、股权质押贷款的申请条件申请股权质押贷款的企业需具备下列条件:a、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b、符......
·贩毒150克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贩毒150克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贩毒150克冰毒应当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
·甘肃交通事故致人伤残如何鉴定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交通道路上汽车越来越多这也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交通事故发生以后以后需要对伤残情况进行鉴定,鉴定伤......
·工伤轻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工伤轻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
·职工接近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
职工接近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职工接近退休年龄按照习惯性的做法,要是接近退休职工合同到期的话,则此时所在单位会在剩余的期限内与职工再次签......
·交通肇事顶包逃逸会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顶包逃逸会怎么处罚?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包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包。动机......
·合同诈骗与诈骗罪辨析有哪些不同
合同诈骗与诈骗罪辨析有哪些不同1、合同诈骗罪和普通诈骗罪在犯罪的主观方面都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犯罪。但是,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故意产生的......
·借款的用途不合法要如何处理
借款的用途不合法要如何处理一、借款的用途不合法要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