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侵权认定是怎样的
说起商标权侵权认定,其实也就是对实际的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实践中,只有先对具体行为作出了认定,然后才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那么商标权侵权认定是怎样的呢?请跟随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有违法行为存在
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即发生了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妨碍商标注册人行使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违法行为的存在是侵权行为构成的前提条件。
(二)有损害事实发生
损害事实在商标侵权行为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条件。至于损害事实,可以是物质损害,也可以是非物质损害。物质损害是造成商标注册人在经济利益上的减少、消灭。非物质损害是因侵犯商标专用权而致使权利人的商品信誉、企业形象被损毁、贬低。非物质的损害是无形的,并且当时是无法计算的,但终归导致权利人财产利益的减损。在实践中,对物质损害的认定应由被侵权人举证,而对于非物质损害的认定,举证却是非常难的,因此无需被侵权人举证。只要有违法行为的存在,便认定为有非物质损害,被侵权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损害事实不同,形成的因果关系也不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则违反行为与损害事实形成因果关系。例如某种假冒名牌的酒,质量很差,消费者饮用后,会误认为某种名牌酒的质量下降了。这就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损害事实的发生是因为其他原因所致,则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四)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新《商标法》将原法第38条第(2)项“销售明知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明知”删除,即取消了认定此行为侵权的主观构成要件,确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无论侵权人主观上故意或过失,都应承担法律责任。在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认定的时候,一般是要判定是否满足上述四方面的条件,如果同时满足的话,则就可以认定该行为侵犯了商标权,那么商标权人就可以要求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怎么执行?
一、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怎么执行?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需要按照离婚协议中的约定或者按照法院的离婚判决书进行执行。如果都没有执行的,可以向法院申......
·劳务合同违约金怎么算,规定是什么?
劳务合同违约金怎么算,规定是什么?一、支付违约金的情况(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且约定了服务期《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
·是否可以转让干股,股权转让应注意哪些事项
是否可以转让干股,股权转让应注意哪些事项一、是否可以转让干股干股是指持股人没有实际投入资本,不以对价作为交易条件而取得的公司股份,因此,干......
·国有土地使用收回的情形有哪些?
国有土地使用收回的情形有哪些?国有土地使用收回的情形主要是:(一)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二)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
·房屋租赁合同未登记备案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随着房价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居住,在租房的时候我们会签订一个房屋租赁合同,来就看看我们为您准备的关于房屋租赁合同未登记备案的法律风险......
·法定假日高速免费标准是怎么样的?
法定假日高速免费标准是怎么样的?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对实施范围的规定:(一)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
·不逮捕退回侦查是否合法?
一、不逮捕退回侦查是否合法?不逮捕退回侦查是合法的,不逮捕决定书可以退回侦查或者撤案。不批准逮捕决定书是司法文书的一种。中国人民检察院对不批准......
·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哪些?一、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软件著作权转让登记的流程是什么
从用户量往往就直接能反映出一个软件的市场价值,注册登记越多的软件肯定在市场上都是非常的抢手的,因此有些人可能就会把个人研发出来的软件转让给其......
·鉴定人的权利义务有哪些
刑事诉讼中,少不了鉴定,而此时是由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来进行鉴定的,我们称之为鉴定人。作为鉴定人,固然享有一定的权利,与此同时也有一定的义务需要......
·人去世后再发现的遗嘱有效吗
人去世后再发现的遗嘱有效吗?一般情况下遗嘱是有效的,但存在法定情形的属于无效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