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证明夫妻关系确已破裂了吗
一、
分居能不能证明夫妻关系确已破裂
夫妻分居是指保留夫妻关系,但是不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在法定分居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通过自愿协商或法庭判决的方式对财产分割、配偶赡养费、子女抚养费等问题作出安排。所以,法定分居是可以证明夫妻关系破裂的。
二、夫妻关系破裂的情形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1、 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2、 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3、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史,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4、 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5、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6、 包办、买卖婚姻,婚后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7、 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3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的,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8、
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倾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予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9、 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10、 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11、 一方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或者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夫妻感情的。12、 一方下落不明满2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13、 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14、 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综上,分居证明夫妻关系确已破裂的前提条件是符合法定分居的情形。上文还介绍了夫妻关系破裂的证据有哪些,这些证据可以视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充分说明。如果能够拿到这些有力的证据,是可以提出离婚请求的,如果对方不同意离婚,可以请求法院进行判决。提醒有需要提取作为分居证明夫妻关系确已破裂的证据的网友们,当离婚出现困难时,可以咨询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国家......
·交强险撞死多人怎么赔偿多少钱
交强险是我国机动车辆都应保障的一类车辆保险,对我哦过的相关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有一定的保障作用。那如果车辆撞死了人,交强险最多可赔付12.2万元。下......
·网购可否随时退货?
网购可否随时退货?1、消费者在七天内可要求退货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
·工程合同结算诉讼期是怎么规定的
工程合同结算诉讼期是怎么规定的?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拖欠行为起算。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一定的主张权利行为得以中断......
·疫情期间裁员补偿标准怎么计算
疫情期间裁员补偿标准怎么计算一、疫情期间裁员补偿标准怎么计算?疫情期间公司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裁员的补偿标准是,只需要向员工支付一个月的......
·一、交通事故轻微伤护理费如何计算?
一、交通事故轻微伤护理费如何计算?交通事故轻微伤护理费应当按照天数来进行一个计算,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事人护理的,具体人员的工资乘以护理的时间,......
·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一、关于医疗纠纷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
·检察机关撤销监护权情形有哪些?
检察机关撤销监护权情形有哪些?被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其监护人资格: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
·加班工资应该怎么计算?
加班工资应该怎么计算?劳动法加班费规定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多少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多少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