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失犯罪分为哪两种
一、关于过失犯罪分为哪两种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它的两个特点:
(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
(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它的两个特点:
(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
(2)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过失犯罪的认定要注意两点。
第一,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过失犯存在实行行为,但其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缓和。例如,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农民乙在抢救粮食过程中被雷打死。即使甲对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但因为缺乏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过失向故意的转化: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对某种法益产生危险,但故意不消除危险,希望或者放任结果发生地,直接认定为故意犯罪。例如甲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里,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甲能够及时消除危险,但想通过造成火灾陷害仓库保管员,故意不消除危险,导致火灾发生。这便由一般过失转化为犯罪故意,应认定为放火罪而不是失火罪。
过失行为虽然已经造成了基本结果(成立基本的过失犯),但在能够有效防止加重结果发生的情况下(既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又有回避结果的可能性),行为人具有防止加重结果发生的义务却故意不防止的,对加重结果成立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相关刑事责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的一个效果上,此类犯罪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过失犯罪除了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外,有可能还要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借车出事故,谁承担事故责任
借车出事故,谁承担事故责任一、借车出事故,谁承担事故责任并非出借车辆发生事故,车主就必然承担赔偿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
·在疫情期间工资如何支付
在疫情期间工资如何支付?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
·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是哪些?
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是哪些?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
·一、永州市工伤待遇项目有哪些?
一、永州市工伤待遇项目有哪些?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如下:(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
·在我们了解过国家对于误工费的相关赔偿标准之后
在我们了解过国家对于误工费的相关赔偿标准之后,如果是当事人因为受伤而导致需要赔偿误工费的,那么具体的所有程序是什么呢?根据相关的说法,应该通......
·被查醉驾没去关会怎么样
被查醉驾没去关会怎么样醉驾交警罚单没有去交的话最直接的后果就应该是证件失效,被强制执行的话还会背冻结财产和收入。如果超过血液中的酒精的含量......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交付之前能否撤销相关内容有哪些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交付之前能否撤销相关内容有哪些一、什么是附义务赠与合同根据《合同法》等规定,第一百八十五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
·一、出租人要卖厂房解除权有哪些?
一、出租人要卖厂房解除权有哪些?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出租人在租赁期间是无法解除合同的,但根据《民法典》规定,主要在下列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
·在我国南京醉驾会逮捕吗?
在我国南京醉驾会逮捕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9条的规定,逮捕适用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而《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危险驾驶罪,其......
·投标保证金收取标准是怎么样的?
投标保证金收取标准是怎么样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
·绑架罪转化故意杀人会怎么定罪?
绑架罪转化故意杀人的情形有哪些?绑架罪转化故意杀人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1.行为人先杀害了被害人,然后谎称被害人还活着,以释放被害人为条件向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