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既遂会判得重吗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既遂会判得重吗?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犯罪情节严重的法院判刑也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条 【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法院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三、刑事案件中从轻处罚的情节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从轻情节有: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7、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9、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0、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1、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仅是非法占用土地罪,我国法律制度当中规定的这些所有犯罪行为的判刑都是有轻有重的。法官的量刑标准应该跟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是相吻合的,造成的后果严重,法院判的就重,犯罪情节轻微的,法院判刑就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合同诈骗管辖地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诈骗管辖地的规定是什么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
·一、教师编外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教师编外可以随时辞职吗?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老师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如果员工不辞而别,未作说......
·驾驶机动车
驾驶机动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根据国家《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被害人对刑事判决部分提出抗诉可以吗?
一、被害人对刑事判决部分提出抗诉可以吗?被害人可以对刑事判决部分提起申诉或抗诉。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
·走私单位犯罪辩护人的范围有哪些
走私单位犯罪辩护人的范围有哪些一、走私单位犯罪辩护人的范围有哪些?(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公民;(3)被告人的近亲属、......
·是不是租赁合同到期后终止合同?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如果要租房子的话,出租方与承租方都会签订一分租凭合同,出租方主要就是为了保证房屋的东西不受损害,防止承租方拖欠房租,那一般......
·在我国法律上轻微伤如何量刑?
轻微伤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的伤情状况,多出现在鱼人发生冲突或是矛盾上升到肢体动作的时候。法律上对轻微伤是有很明显的界定和规定的。因为有些许人对这......
·农村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钱?
农村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钱父母离婚时,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呢?一般而言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一是子女的实际需要;二......
·犯罪中止的判断方式有哪些?
犯罪中止的判断方式有哪些?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
·民事诉讼败诉费用都包括什么?
民事诉讼败诉费用都包括什么?现在随着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于法院、起诉等观念的逐渐转变,经济活动、民事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