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追诉标准
一、盗窃罪追诉标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第二条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全国: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至1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0至5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铁路运输途中实施盗窃犯罪数额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为起点;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为起点;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六万元为起点。
针对盗窃犯罪的追诉标准,我国相关司法解释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这也是最新的规定,可以视为盗窃罪追诉标准的内容。此时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分别为1000至3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300000元至500000元以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二代身份证补办程序
(一)、申领步骤:
二代身份证补办程序(一)、申领步骤:1、申领人带本人的居民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补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进行人像采集和指纹采集......
·房屋租赁合同如何交印花税
在实际进行房屋租赁的时候,需要当事人签订书面的房屋租赁合同,这当然也是出于对当事人利益保护的考虑。就这个房屋租赁合同来讲,我国规定需要按照要......
·司法鉴定申请程序有哪些
司法鉴定申请程序有哪些我国对司法鉴定有着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在法院的庭审过程中,司法鉴定一方面可以由法院一定的鉴定进行进行司法鉴定,另一方面......
·在小厂工作受伤了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在小厂工作受伤了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工作受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流程如下:1、先确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确认劳......
·胎儿继承权是如何规定的?
胎儿继承权是如何规定的?一、胎儿有遗产继承权的法律规定?1、《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
·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处罚该怎么办
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处罚该怎么办一、可以申请行政复议1、什么情况可以申请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
·欠款一万不还能不能报警
能,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欠多少钱都可以报警或者起诉的。当然需要符合起诉的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
·法医鉴定结果不出来能拘留吗?
法医鉴定结果不出来能拘留吗?法医鉴定结果不出来是可以拘留的,存在违法犯罪事实就可以由公安机关进行拘留并进行调查取证。如果殴打他人,致使被伤害人......
·如何缩短弱电工程时间?
如何缩短弱电工程时间?想要缩短弱电工程时间,就需要制定一些分工明确紧凑的项目进度计划,只有制定了合理的进度计划,才能节约时间,而在出现特殊情......
·医疗纠纷怎么确定?
医疗纠纷怎么确定?根据鉴定权支配力量的不同,鉴定可分为:自行鉴定、行政鉴定、司法鉴定。1、自行鉴定是公民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争议的专门性......
·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流程是怎样的?
一、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流程是怎样的1、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建立。2、事实劳动关系可参阅《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二、用人单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