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离婚分割财产有哪些规定?
一、二婚离婚分割财产有哪些规定?
二婚再离婚和第一次离婚时一样,个人财产不能分割,共同财产可以分割。
再婚个人财产,通常是指再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对于一方所有的财产,即夫或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也可称为法定的夫妻个人财产,在原则上是不需要分割的。
再婚共同财产,也可以是夫妻共同财产,通常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三、《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财产分割的规定:
1、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2、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3、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4、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5、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6、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综上所述,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等费用,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财产的约定,具有约束力。
?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个人能办理起诉离婚手续吗
起诉离婚是很多人会选择的离婚方式之一,起诉离婚涉及到法律问题,因此就会显得十分的严格和规范,但是一个人能办理起诉离婚手续吗,这也是很多打算离......
·犯罪主体客体具体指的是什么
简单的说犯罪主体就是指的犯罪的人或单位是谁,犯罪客体就是指犯罪行为侵犯、侵害的对象是谁。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持刀抢劫便利店量刑规定是怎样的?
持刀抢劫便利店量刑规定是怎样的?一、持刀抢劫便利店量刑规定是怎样的?持刀抢劫便利店量刑规定是将会按照我国《刑法》当中的抢劫罪来进行处罚,具......
·一、交通事故垫付医药费怎么要回?
一、交通事故垫付医药费怎么要回?1、交通事故垫付医药费可以直接向对方讨要,由于事故发生之初,责任方并不确定,故此是没有人有义务需要垫付医药费的......
·简述收养成立的效力包括哪些
简述收养成立的效力包括哪些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在生育观念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于自己不想生、......
·同居期间财产怎样分割才好
男女在同居期间的,因为生活在一起,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共同的财产。而日后一旦解除同居关系的话,也就会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分割问题。那么实践中,......
·房屋土地使用证到期怎么办理
房屋土地使用证到期怎么办理一、房屋土地使用证到期怎么办理?《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
·法定代表人死亡公司诉讼代表人应如何确定?
法定代表人死亡公司诉讼代表人应如何确定?公司法定代表人死亡,新的法定代表人如果尚未产生的,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为公司股东,其死亡后公司只剩......
·公诉人是谁,公诉人的职责有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完毕,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后,就会把案件移交到检察院,由检察院派公诉人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因此很多......
·杀过人的精神病人能出院吗
没有痊愈就不会出院,有杀人倾向的精神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监护,以免形成社会危害。《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