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规定是什么?
1、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不即行撤离现场或者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
2、受伤人员认为自己伤情轻微,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但是对赔偿有争议的。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二、交通事故简易程序适用条件是什么?
1、当事人不撤离现场的:
(1)交通警察记录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由当事人签名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
(2)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
(3)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事故认定书。
2、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协商损失赔偿未达成协议报警的:
(1)当事人向交通警察供有当事人签名的交通事故文字记录材料;
(2)交通警察予以记录,由当事人签名,并根据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事故认定书。
3、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进行调解,并在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案,由当事人签名,交付当事人。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定有哪些?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无法查明交通事故原因,按下列规定认定事故责任: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完毕后,应当制作责任认定书,并按规定宣布和送达当事人。
也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都一定要等到10天之后才能出具,很多特别简单的交通事故,其实当时就能判断出事故责任承担标准,对这种简单的交通事故用简易程序处理,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赌债算不算夫妻共同债务
赌债算不算夫妻共同债务赌债是指夫妻一方因赌博所欠的债务。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赌债是否是夫妻共同的债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理由如下:一方赌博所......
·合同违约金通常是多少?
合同违约金通常是多少?一、一般合同违约金是多少合同违约金没有法律规定上限,但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30%,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
·无结婚证孩子抚养协议书怎么写?
无结婚证孩子抚养协议书怎么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结婚证当然是可以生孩子的,只不过生孩子的户口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在上户口的时候还是需......
·员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应该如何进行补发工资?
在当今这个社会,其实员工跟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是以后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武器,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这个问题应当着重关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员......
·协议离婚财产公证吗,离婚协议范本怎么写?
不少人在离婚的时候会选择诉讼离婚是因为害怕在如果在离婚的时候选择协议离婚的话,如果该离婚协议不进行公证的话,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其实事实上,离......
·当事人如何管辖权异议上诉?
当事人如何管辖权异议上诉?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管辖提出不服后,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这是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
·诬告陷害他人可能怎么判
现实中,诬告陷害他人的并不一定就会构成犯罪,有时候可能仅仅是违法的行为,那么此时给予行为人的处罚,就谈不上刑罚。那具体来说,究竟诬告陷害他人......
·偷盗被起诉到法院会留案底吗
看具体情况定,刑事诉讼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没有刑事犯罪案底的。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罪后,就有刑事犯罪案底,判决无罪,就没有案底。《刑法》......
·介绍卖淫罪判刑是多少年?
介绍卖淫罪判刑是多少年?根据刑法第359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
·对工作玩忽职守的如何处理?
对工作玩忽职守的如何处理?一、对工作玩忽职守的如何处理?根据《刑法》第九章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
·怀孕期间辞退员工情形有什么
怀孕期间辞退员工情形有什么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依据《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