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续签合同申请书的程序是怎样的
续订合同申请书的具体程序如下:
1、合同期限届满或其他的法定、约定终止条件出现,任何一方要求续订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向对方发出《续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及时与对方进行协商,依法续订劳动合同;
2、续订合同,如原合同的主要条款已有较大改变,双方应重新协商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如原劳动合同的条款变动不大,双方可以签订《延续劳动合同协议书》,并明确合同延续的期限及其他需重新确定的合同条款;
3、续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将双方重新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延续劳动合同协议书》(附原劳动合同)一式两份,送有管辖权的劳动鉴证机构进行鉴证,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延续手续。
二、续签合同的注意事项
1、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续订有关事项、自动顺延。
2、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左右,HR应当了解员工意向。先征求员工意见是否续订,协商续订合同事宜,避免不续订的补偿金。
3、协商续订合同的期限、报酬、特别约定等,充分沟通。
4、经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各条款确定后,双方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
5、建议:将劳动合同起始期限统一调整到1月1日至12月31日,便于统一操作,避免漏签、遗忘,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双倍工资或无固定期劳动合同风险。
未及时续订,需付双倍赔偿。《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动合同坚决不能出现中断的情形,员工的原合同期满了,那么就要有新的合同约定出现,事实上也就是连续签订,不能出现中断或劳动合同空白,否则劳动部门可以视为无签订劳动合同或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条例》第7条还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由此不难看出,合同的续签是可以保证单位正常运作的条件之一,同时劳务关系的和谐也可以保证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单位在合同到期前,单位的HR一定要根据员工的情况,与他们完成单位续签合同申请书的程序。如果在签订过程中需要变更条款定要与员工商议或者咨询的律师看否符合法律要求。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人民法院判决抚养费根据什么依据?
人民法院判决抚养费根据什么依据?父母对孩子有抚养的义务,对于抚养费的金额,国家没有具体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双方协商确定的,协商应根据对方的实......
·新婚姻法对夫妻财产的处理规定是什么?
双方的感情破裂导致离婚等现象在我国频繁发生,这时我国近几年的离婚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离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纠纷问题,其中就有关于财产的分割,......
·青海省司法鉴定人注销资料有哪些?
青海省的司法鉴定机构有多家,各个地级市都有一些,有的司法鉴定人长期未从事鉴定业务,其实已经是停止工作了。这时,按照规定,其应该办理注销手续。......
·诉讼离婚程序一般多久
起诉离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
·打折减价的商品可以退换吗
打折减价的商品可以退换吗我们发现有些商场会对一些过季或者缺码的商品进行打折减价处理,同时也要求这批商品是不能退也不能换的。由于价格低,买的人......
·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
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1、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
·租赁合同违约赔偿协议怎么写?
在社会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都在进行各种合同行为,在众多合同的签订中,不管是有名合同还是无名合同,合同违约赔偿协议都是合同双方在意的问题。那么具......
·刑事代理的种类有哪些
刑事诉讼中不仅有辩护,也是有可能出现代理的情况,而一般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
·工伤中断指了赔多少钱?
工伤中断指了赔多少钱?(一)医疗费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比例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一、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比例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有四个等次,分别是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划......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计算?【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