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期限?
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期限?
目前注册资本制度是认缴制度,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年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
所以,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期限的规定就是股东自己约定。
二、公司注册资金认缴的注意问题
1、认缴时限并不是越长越好。 认缴金额,认缴期限等信息都将对社会公布,企业运营过程中,认缴期限太长会引起合作伙伴对公司诚信和实力产生怀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力、经营规模和创业规划来确定认缴期限,树立诚信意识。
2、注册资本可以“只认不缴”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并不意味着注册资本可以“只认不缴”,企业应在承诺的认缴期限内缴纳完毕,同时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在交易过程中,“只认不缴”会影响公司的诚信度;监管部门会对企业进行抽查,如果企业未兑现认缴的承诺,主管部门将按照《公司法》进行处罚,并将其拉入“经营异常名录”向社会公示,甚至可能写进全国联网的“黑名单”,导致“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3、不花钱也能办公司“认缴制”也是有额度的,“零元”肯定不能注册,而且,注册资本只是设立公司的条件之一,公司要维持基本运营,还需要场地、设备、员工等,不花钱也能办公司是不可能的。
三、公司注册资金认缴的好处
1、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同时,为避免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强调要加强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发挥法律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2、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
3、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4、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根据股东约定年限决定的,记载在公司章程中按期认缴。另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期限并非是越长越好,因为过长时间的认缴期限会令公众对企业公信力丧失信心,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这也是股东在约定认缴期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检察院抗诉时间有哪些规定
检察院抗诉时间有哪些规定检察院抗诉时间1、按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二审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
·司法鉴定是主要证据吗的情形包括哪些?
我们能够知道,在我们国家关于司法鉴定的一些相关依据,这里我们不能够判断他的情形,那么司法鉴定是主要证据吗的情形包括哪些?根据相关的规定,鉴定......
·员工上班病发算不算工伤?
员工上班病发算不算工伤?算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
·关于银行股东贷款的规定有哪些?
关于银行股东贷款的规定有哪些?一、关于银行股东贷款的规定有哪些?1、借款金额与权益性投资比例不超过2:1(金融企业为5:1);2、利率不超过同期银......
·起诉离婚房子给孩子登记名下了能分到房子吗?
起诉离婚房子给孩子登记名下了能分到房子吗?无论子女是否已经成年,房屋已经登记并过户到子女名下后,该房产属于子女。夫妻离婚时,只有拥有抚养权的一......
·必须由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有哪些
必须由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有哪些一、必须由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有哪些1、贪污案(第382条,第183条第2款,第271条第2款,第394条);2、挪用公款......
·生产、销售假药罪有哪些处罚
生产、销售假药罪有哪些处罚一、生产、销售假药罪有哪些处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
·承租人因为肺炎可以退租吗
承租人因为肺炎可以退租吗?需要您跟房东协商,退租比较困难。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117条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
·开发商没有预售证是否可以卖房
开发商没有预售证是否可以卖房1、首先,我国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
·2023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
一、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正当防卫行为,是指为了防止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和其他合法权益遣受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者予以必要反击的行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