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出租车要陪误工费合理吗?
对方提出赔偿误工费是合理的。按照出租车的每日实际收入乘以误工天数,然后再乘以你的责任比例。如果数目合适,你就给,如果你觉得要的太多,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实际收入证明。
二、撞了出租车和撞了私家车有什么不同?
首先,出租车和跟咱们私家车,虽然都是小轿车,可是他们的本质是不同的,出租车叫营运车辆,而私家车叫非营运车辆。你开车是为了上班代步用,人家开出租车是生存的手段,吃饭的家伙,是要赚钱的。
一旦跟出租车撞了,就意味着对方不仅仅要修理车子,还要因为修理车子而耽误上工,出租车司机在维修车子的期间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是全责的话,你不仅仅要承担对方车辆的维修费用,还要额外承担两个费用,一个是停运费,一个是司机师傅的误工费。
而且,现在有许多地方的一些出租车公司有一个特殊的运营方式,是一个出租车两个师傅开,采用的是“双班倒”,白天一个师傅开,晚上换成另外一位师傅开,车子不闲着,一直在赚钱。那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的话,这个师傅的误工费就要赔偿两份了。
那如是撞了私家车,跟这个出租车有什么不同呢?如果对方想你索赔,说“车子撞了,我们这可是新车,你得赔我1万块钱折旧费,我去修车还耽误我上班了,陪我误工费”,如果遇上这种的索赔,就要注意了,这种要求似乎都有道理,但却是不符合法规。
三、交通事故起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一)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二)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主要包括:
1、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2、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3、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4、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受害人系农村户口,最好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5、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的证明;
6、被扶养人与受害人系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
7、其他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以上证据材料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做相应增减,并按民事起诉状的份数提交给人民法院。
(三)还需向人民法院提交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者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材料。
出租车司机被撞是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误工费的。这个费用的计算方式并没有死板的公式要求,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建议能够和平妥善的解决。如果协商不成,被撞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供相关的材料及住院期间的证明,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公会)关系
经纪公司(公会)类似于影视娱乐行业的公会,其与网络主播间的法律关系的界定,可以参照影视经纪公司与演艺人员的关系处理,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属性仍......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是什么?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是什么?一、专利强制许可专利强制实施许可,是指专利行政部门依法定条件和程序颁发的使用专利的许可。申请人获得这种许可后无需......
·社保局赔偿款多久到账?
设备厂工人在操作车床的时候,如果不慎受伤,应当及时就诊。在伤情稳定后,向厂子提出工伤认定。拿到认定书后,工人可以向社保局提出赔偿申请,一般来......
·非法用工发生工伤怎么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与正规的用工单位有所不同,尤其是发生工伤之后,因为非法用工单位不可能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也就无法足额的对工伤职工予以赔偿,那非法用......
·多次盗窃的认定是怎样的,如何认定多次盗窃?
生活中,如果行为人是多次盗窃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这是自刑法修正案八以来作出的新规定,不过这里对多次盗窃还需要作出认定。那究......
·房屋也是个人财产的一部分
房屋也是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无论房屋还是其他财产的继承权出现纠纷而要诉讼的,都是同一类的的案件。房产继承按照《民法典》中的规定,按照司法程序将......
·留置权的特征表现为什么
留置权的特征表现为什么在债务关系中,有时会听到留置权的说法。所谓留置,即有留下处置的意思,指的是当债务人不还债或没有能力,无法还债时,债权人......
·中牟征地补偿律师收费是多少
中牟征地补偿律师收费是多少在我国大踏步向前发展的时候,城乡一体化也正在飞速进行。同时,各政府在对城市规划修建的工程中,征地是不可避免的。生......
·在商场摔伤怎么处理
在商场摔伤怎么处理一、在商场摔伤怎么处理现代商厦已摆脱那种只为购物而购物的传统习惯,而趋向多功能和综合性丰富的商场,这样的商场成为城市居民购......
·离婚诉讼时效3个月有什么规定?
离婚诉讼时效3个月有什么规定?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并没有特殊的规定,以下是提出其他的时效规定。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