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调解离婚费用是多少?
按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法律依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三条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存在哪些问题?
1、偏离法院的职能。
法院是受理案件、审理案件的司法机构,不是调解部门,不是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制定的程序履行其应有的职责,而不是按照其他法律的程序进行。群众发生纠纷,能事先调解的,都不会选择到法院处理,不得已才到法院,是希望法院立案、审理,以此解决纷争,而不是不立案就调解。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在判决前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当事人自愿,均可以进行调解,没有必要在立案前设立调解程序。这明显违背国家设立法院的初衷和目的,也偏离了法院的职能。立案前的调解应当交给群众自己进行,或其他调解机构处理,而不是法院。
2、增加法院成本,浪费纳税人的钱。
1)增加人员成本。近年来,民事纠纷越来越多,法院系统本来人手不够,审判人员既要开庭又要调查取证、写法律文书,加班加点,辛苦劳累,法院应当增加专业的法官审理案件,以保证判案的质量。但眼见一些审判人员被调到法院的庭前调解部门,专门负责立案前的调解,担当起调解员的角色,法院又不得不接收新的审判人员以补上审判庭的空位。如此做法既浪费审判人才,又增加法院负担。
2)增加硬件成本。调解不是说说就算,总有个地方让双方坐下来谈,总要准备一台电脑、打印设备、纸张,法院不得不空出房间作为调解室,这又增加了支出,最终还是要纳税人埋单。
三、法院调解要注意什么?
(一)职权主义浓重,影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
(二)反悔权没有适当限制,使得调解权被滥用
(三)忽视了程序公正
(四)调解效力不稳定
离婚案件当中的调解,法院最终调解的结果是让夫妻两个人撤销离婚的这种决定,所有的离婚的结果不会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调解出来的。所以调解只是劝夫妻双方和好,而不是经过调解解除了婚姻的关系。由于离婚案件的诉讼费用本身就不是固定的标准,因此调解费也没有准确的参考值。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诈骗1万罚金交多少坐牢吧吗?
诈骗1万罚金交多少坐牢吗?诈骗1万元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犯罪情节处罚金五千元至一万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
·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
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一、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
·对犯罪分子量刑由谁决定?
对犯罪分子量刑由谁决定?判刑最终由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判决。但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
·婚内老公不抚养孩子算犯法吗?
婚内老公不抚养孩子算犯法吗?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有抚养义务。但实践中会有一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尽到抚养义务,如老公长期在外,也不支付应有......
·行政强制执行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行政强制执行其主要特点是什么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包括: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相对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为前提。只有行政相对方负有法定义务又拒不履......
·一、交通事故无人伤的误工费需要支付吗?
一、交通事故无人伤的误工费需要支付吗?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
·拘留期间能否移送审查起诉?
一、拘留期间能否移送审查起诉?刑事拘留后,不能直接移送起诉。刑事拘留期间侦查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
·一、按照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是什么?
一、按照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是什么按相关法律规定,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是指,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相关法律......
·签完遗赠扶养协议人去世的后果有哪些
签完遗赠扶养协议人去世的后果有哪些?签完遗赠扶养协议后抚养人去世的遗赠扶养协议终止,遗赠人去世的,扶养人履行了丧葬义务的就可以接受遗赠。《中华......
·交通肇事逃逸后多久报警有效
交通肇事逃逸后多久报警有效?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报案的时效性,但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应该立即报警,因为事故发生第一时间报警,有利于警方保护现场、收集......
·非法同居的判定和量刑有规定吗?
非法同居的判定和量刑有规定吗?一、非法同居的判定和量刑有规定吗非法同居属于违法行为,但是不会进行量刑。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