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罚没款占用什么罪?
一、根据规定罚没款占用什么罪?
根据规定罚没款占用是贪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从《刑法》的明确规定可以看出,是否成立私分罚没财物罪主要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一)本罪的犯罪主主体是单位。
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法人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单位。
(二)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上述单位明知罚没财物应依照有关国家规定,上缴国库,但仍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
(三)客观上具私分罚没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的行为,且需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实施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集体私分罚没财物,累汁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四)侵犯了职务廉洁性和国家的财产所有权。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职责的廉洁性和国家财产所有权。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截留私分罚没财物,是对其公职行为廉洁性的严重侵犯,同时也侵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关系。
二、如何认定私分罚没财物罪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私分罚没财物罪主要需弄清楚的是哪些财物是属于罚没财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罚没财物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追缴,没收的违法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及其犯罪工具等。例如贪污赃款、走私的影碟机、犯罪用的汽车、赌资等。
(二)行政执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组织的行政罚款,例如环保部门对污染环境、限期不改的企业施以行政罚款:交管部门对违背交通法规、违章驶车的车主所施以的交通行政罚款等等。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违背有关行政法律秩序的公民、法人组织的罚款。例如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授权文物所在地的文物管理机构,对参观文物时毁坏文物者所处以的罚款。
占用并瓜分罚没款的行为,已经严重的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规定,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私分罚没款罪。此种行为侵犯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故此只要被司法机关或者是普通的公民发现,经公安机关核实,认定确实占用了罚没款,此时占用者是会被判处刑事处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前轮越线停车怎么处罚
红灯亮时,越线停车以车辆前轮越过停止线为准,停在停止线以内或路口以内的处罚款100元,扣2分;如果驾车越过停止线继续行驶的,则认定为闯红灯违法行......
·注册股份制公司流程是什么?
注册股份制公司流程是什么?一、注册股份制公司流程是什么?1、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全体股东(发起人)指定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工商局提交申......
·享受探亲假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2)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
·劳动关系确认的管辖权是哪里?
在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是否具有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并不少见。许多用人单位因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否认双方的劳动关系,此时,劳动者......
·该怎么避免逾期交房纠纷
逾期交房一般是指开发商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向购房者交付房屋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违约,但对购房者来讲自己的利益也是受到损害的,因此还......
·员工怀孕什么情况下可以辞退
员工怀孕什么情况下可以辞退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依据《劳动法......
·肇事司机逃逸是不是要付全责?
一、肇事司机逃逸是不是要付全责不一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
·对于多次受贿累积的数额怎么办
据调查发现,其实很多国家工作人员在收受他人贿赂的时候,往往都不是一两次,毕竟很少有人可以经受得住金钱的诱惑,因而最后案发之后,往往存在多处受......
·房子婚前加名字和婚后加名字有什么区别
一、房子婚前加名字和婚后加名字有什么区别?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的并不鲜见,且同为婚前房产,同为增加姓名,婚前加名与婚后加名还是......
·父母给的陪嫁物离婚时归谁
父母给的陪嫁物离婚时归谁根据实践的总结来看,女方亲属陪送嫁妆的行为应认定为是赠与行为。所以,若在登记结婚前的陪送嫁妆应认定为是女方家人对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