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一、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法定许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其已发表的作品。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根据法定许可而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当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法定许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2)作品在报刊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有哪些区别
合理使用是指,使用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在指明著作权人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情况下对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使用的行为,该行为为法律所许可。
法定许可是指,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使用外,使用人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指明著作权人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行为,该使用行为为法律所许可。
二者的区别就是,一为引用的范围不同,合理使用只是少量使用,而法定许可比例要大一些;二是合理使用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法定许可可以包括未发表的作品;三是合理使用一般是非复制使用,而法定许可却可以出版、发行;四是合理使用不需支付报酬,而法定许可必须;五是合理使用不需在著作权人没有声明不得使用的前提下进行,而法定许可必须。
二者的相同点是使用他人作品不需要获得权利人的许可,使用时要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对于他人作品的使用,首先我们要清楚需要经过作者的同意,也就是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才行。但如果属于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虽然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但此时只要没有对其其他的著作权利造成什么损害或者影响,其实并不会认定为对著作权的侵犯。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小股东架空大股东如果处理?
小股东架空大股东如果处理?小股东的相关行为合法的,则不构成侵权行为,不合法的可以诉讼并追究相关责任,具体根据合同内容及公司章程主张权利。大股东......
·业主高空坠物属于犯法吗?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一直被教育要做个文明的人,然而在生活中却经常发生居民在高楼上直接把垃圾和硬物抛下的不文明现象,如果没有砸到人,可能仅仅会被谴......
·职务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吗?
刑事案件实际可以区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比较简单的一个区分就是看实际是由检察院还是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前者提起诉讼的属于公诉案件,后者则......
·一、马鞍山误工费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马鞍山误工费标准是怎么样的?“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
·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前
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前(一)、详细听取受伤职工事发经过陈述,并作相应谈话记录,并要求委托人签字,主要记录以下内容:1、受伤职工身份情况;2、用工......
·最新拆除施工安全协议范本
最新拆除施工安全协议范本由于工作内容的性质所限,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出现安全事故不仅耽误工程的进度,更为严重的是......
·医疗过错和医疗事故有什么区别
医疗过错和医疗事故有什么区别医疗过错和医疗事故有什么区别1、概念上的区别。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
·公司债务多次被债权人转让怎么办
公司债务多次被债权人转让怎么办公司的债务的出入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把关。因为这关系着公司经济的发展和前景。但是如果公司债务多次被债权人转让,导致......
·道路交通安全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怎样的?
道路交通安全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怎样的?一、道路交通安全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怎样的?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警告......
·合同违约怎么起诉?
合同违约怎么起诉?一、合同违约怎么起诉?合同一方违约后,守约方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维护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