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继承的特征有哪些?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因而,从效力上说,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各国法律虽都承认遗嘱继承的优先效力,但也无不对遗嘱继承予以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特留份。我国《民法典》中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尽管遗嘱继承限制了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但同时法定继承也是对遗嘱继承的一定限制。
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继承具有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特点。
4、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
5、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并存。
二、哪种情形下适用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没有留下遗嘱,其个人合法遗产的继承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分配原则进行遗产继承的一种法律活动。
法定继承是以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姻亲、血缘(含拟制)等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法定在人为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法定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除此之外,还有孙子女、外孙子女、出生时是活体的遗腹子等。
在遗产继承出现下列情况时,适用法定继承: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情况下;
3、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
4、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
5、遗嘱的受赠人表示放弃赠与的情况下;
6、遗嘱的受赠人丧失受赠权的情况下;
7、遗嘱不合法或因故而全部有效的情况下;
8、遗嘱部分无效情况下无效部分的遗产;
9、未涉及遗产处理的遗嘱,继承人对遗产的处理;
10、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赠人不履行遗嘱中的合法义务,被人民法院决定取消继承或受赠权的情况下;
11、遗嘱中为胎儿保留的特定遗产份额,出生时是死胎,其为胎儿保留的份额适用法定继承。
无论是哪一种继承方式,其实都是有自己的特征,而这也是我们区分不同继承方式的关键所在。对于法定继承来说,与其他继承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此时是按照《民法典》中的规定来对遗产作出分配。原则上是均等的分配,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赌博批捕条件有哪些要求
一、赌博批捕条件有哪些要求(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逮捕通常不是在侦查终结以后才采取,而是逮捕之后仍将继续进行侦查......
·公积金贷款合同去哪领
公积金担保贷款合同在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1、借款人提出书面贷款申请并提交有关资料。2、经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审批通过的借款人,与贷款银行签订......
·在判刑后什么病监外执行
在判刑后什么病监外执行一、判刑后什么病监外执行1、经精神专科医院司法鉴定确诊的经常发作的各种精神病;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Ⅲ期......
·合同违约金如何支付 怎么支付合同违约金
合同违约金如何支付怎么支付合同违约金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是合同法律关系中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签订合同时都会约定以......
·中标工程二次转包的后果
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均明确禁止转包并对转包的处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筑法》第26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
·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无效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有效吗
在交易中,当您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对方侵犯时,您可以审查一下合同,或许能找到主张合同无效的正当理由。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去认定合同是......
·一、一般发生债务后离婚财产给老婆吗?
一、一般发生债务后离婚财产给老婆吗?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
·没签合同辞退年龄大的员工补偿吗
没签合同辞退年龄大的员工补偿吗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法律规定详......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毁约会怎样?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毁约会怎样?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毁约会支付违约金。当然了,违约金他不能够约定过高。违约金过高的比例是这样规定的:用人单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