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为56万的案子诉讼费多少钱?
一、标的为56万的案子诉讼费多少钱
财产案件受理费,是指人民法院对财产权益争议案件征收的案件受理费。根据《交纳办法》的有关规定,案件受理费包括: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审案件受理费和再审案件中,依照《交纳办法》的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对财产案件的受理费,是以诉讼标的额的大小,分段依一定的比例分别计算,然后将各段的数额相加即为案件的受理费的总额。具体交纳标准如下: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二、交纳退还
根据《交纳办法》,诉讼费用的交纳和退还按以下的规定:
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被告提起反诉,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
申请费由申请人预交。但是,《交纳办法》第10条第1、6项规定的申请费不由申请人预交,执行申请费执行后交纳,破产申请费清算后交纳。
《交纳办法》第11条规定的费用,待实际发生后交纳。
当事人在诉讼中变更诉讼请求数额,案件受理费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1.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数额的,按照增加后的诉讼请求数额计算补交。
2.当事人在法庭调查终结前提出减少诉讼请求数额的,按照减少后的诉讼请求数额计算退还。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反诉案件由提起反诉的当事人自提起反诉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
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双方当事人都提起上诉的,分别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在7日内预交。
申请费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或者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预交。
当事人逾期不交纳诉讼费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诉讼费用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综上所述, 一般在于他人发生纠纷的时候都会选择到法院进行诉讼活动,而通常起诉都是需要由原告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的,诉讼费用都是按照标的案件然后按照比例来计算诉讼费用,当然如果其中存在调解或者撤诉的情况也可以减免费用。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犯了信用卡诈骗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如今信用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信用卡诈骗活动也不断滋生。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涉及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就触......
·合同到期年终奖劳动法的规定是什么?
现在有好多用人单位到了年底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员工发放部分年终奖的,有些效绩比较好的用人单位可能光是年终奖就多达几万元的。不过可能部分职工会遇......
·为谋取正当利益而行贿是否构成犯罪?
一、为谋取正当利益而行贿是否构成犯罪?为了达到目的性而进行行贿的一般就会构成犯罪,从而承担刑事的责任。《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
·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有哪些(一)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
·申请者怎样构成恶意抢注商标
申请者怎样构成恶意抢注商标?构成“恶意抢注”的要件有以下几点:(一)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申请人是把他人已......
·刑事案侦查期间亲属能见吗
刑事案侦查期间不能见亲属。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只能请律师辩护人会见,其他人均不能会见。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
·医疗事故纠纷律师的办案流程
医疗事故纠纷律师的办案流程医疗事故纠纷律师的办案流程(一)、接受咨询了解医疗纠纷发生的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及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
·事故逃逸认定标准及惩罚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
·疑似病原携带者拒绝接受隔离的承担哪些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