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新增证据的规定是怎样的?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必须要提交举证材料作为诉讼事实的依据。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能会有新的证据,那么关于新增证据法律又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就由我们来为您介绍民事诉讼法新增证据相关法律知识。
一、民事诉讼法新增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139条中提到的所谓“新证据”可分别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两个阶段来看。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又包括两种情形:
(1)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
(2)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一)民事诉讼法新增证据
如何理解第一种情形中的所谓“新发现的证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认为,新发现的证据应当包括这样几种情形:
1、举证时限届满后,才知道该证据的所在;
2、虽然知道作为证据载体的材料的所在,并持有该证据材料,但并没有意识到其作为证明相关诉讼请求、主张的证据价值所在。
“发现”本身就是当事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也许这样的理解有些宽泛,但举证时限制度基本目的主要在于防止因当事人的故意迟延,而不是使公正成为效率的牺牲品,因此不宜过于严格地理解所谓新发现的证据。应当注意,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的“新证据”不包括这里所指的第二种情形。因为再审案件已经是经过审理的案件,就不存在开庭审理后,当事人仍然没有意识到某证据载体作为证据的价值。而且再审属于一种特殊程序,如果宽泛地来理解所谓“新证据”就极易导致判决的不稳定性。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
1、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的所谓“新证据”包括:
(1)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客观存在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证据;
(3)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出现或新形成的证据;或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存在,但再审申请人因客观原因无法知道或无法取得的证据;
(4)原审庭审结束后原作出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者重新鉴定、勘验,推翻原结论的证据;
(5)当事人在原审中提供的主要证据,原审未予质证、认证,但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证据。
(6)这里“新发现的证据”,也不应当包括上述第二种情形。
对于“新的证据”,结合以下因素综合认定:
(1)证据是否在举证期限已经客观存在;
(2)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期限内提供证据,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
对于民事诉讼法新增证据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增的证据是不受举证时限的影响,随时都可以在开庭中提出。诉讼法对于新证据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的公平公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非法集资的定义金额是多少?
如今非法集资犯罪猖獗,不少人被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不合法的集资都构成非法集资,按照非法集资的定义,只有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认定为非法集资......
·现今法律上诈骗罪如何缓刑
现今法律上诈骗罪如何缓刑法律上诈骗罪如何缓刑是否可去争取到缓刑,看该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看是否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额:缓刑适......
·小产权房能不能买
小产权房能不能买(一)小产权房的定义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小产权房”,也称“乡产权房”,是指......
·民间借款利息该怎么进行约定
民间借款利息该怎么进行约定一、民间借款利息该怎么进行约定民间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较为原则,至今为止已明确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利息的有:《合同法......
·公证书有效期是多久?
公证书有效期是多久公证书的有效期一般分为3类情况:一、公证书中未规定的,有效期由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单方规定,公证处一般不作规定。一般民事类公......
·双方同居几个月,分手后要按共同财产分割吗?
事实上,同居男女分手解除同居关系,进行财产分割时,属于同居双方共同财产的,将按共同财产分割。那么,如果双方的财产混同程度较高的,将可能会均等......
·我国劳动法规定
我国劳动法规定,严厉禁止用人单位招用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行生产劳动,16岁以上的人员虽然可以参加工作成为劳动者,但是法律规定16周岁至18周岁的劳......
·房产过户本人去不了怎么办理
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的。原则上应当是需要本人签字,亲自到场的,但如果确实有困难,可以先进行委托公证授权委托书后,由被授权人代为办理。依据《房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