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招摇撞骗罪多少判刑?
一、当事人招摇撞骗罪多少判刑?
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
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二、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职务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是指以假冒的身份进行炫耀、欺骗,关键在于“骗”,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国民对国家机关的信赖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三、与诈骗罪的界限
两者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3)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只有诈骗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才可构成诈骗罪;而法律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这是因为,这种犯罪未必一定表现为诈骗财物,而有可能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现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决定的对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的破坏。尽管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有上述区别,但在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去骗取财物的情况下,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处理想象竞合犯的案件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的原则。
(5)犯罪目的的不同。
在近几年中也是会有不少的犯罪分子利用冒充公职人员或者是军人的身份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此类的违法行为也是与诈骗罪有所区分,因为诈骗罪只是会危害到公民的公私财物,那么招摇撞骗罪不仅会危害到公私财物同时也是会危害到公民的情感,所以在处罚时也是有所区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买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买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共同财产包含哪些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
·工伤鉴定5-6级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在工作的时候,职工可以会发生工伤的情况。对于工伤,我们知道是分为很多等级的,而不同的伤残等级,会享有不同的待遇。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相信您了解......
·结婚时带的彩礼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结婚时带的彩礼是夫妻共同财产吗结婚彩礼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
·民法总则胎儿和继承法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胎儿和民法典的规定是怎样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8条规定遗产分割应保留胎儿的份额,胎儿出生为死体的,所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一、公民的醉驾影响后代的什么方面?
一、公民的醉驾影响后代的什么方面?公民的醉驾影响后代的主要是政府机构政审方面,若父母因为醉驾仍在服刑,会是子女在政治审查方面无法过关,很难进......
·房屋买卖夫妻共同财产委托如何办理?
房屋买卖夫妻共同财产委托如何办理?如果不是共同债务,而是个人欠债的话,拍卖房子要保留另一方的份额。另外,必要的居住场所可以查封,不能拍卖的。《......
·最高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权规定是什么
最高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权规定是什么?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
·侵害企业名誉权以认定依据是什么?
侵害企业名誉权以认定依据是什么一、侵害企业名誉权以认定依据是什么1、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法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
·知识产权与犯罪有哪些规定?
知识产权与犯罪有哪些规定?一、知识产权与犯罪有哪些规定?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