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法定许可的情形有哪些?
一、版权法定许可的情形有哪些
法定许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其已发表的作品,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根据法定许可而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当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法定许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2)作品在报刊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著作权法定许可条件是什么
法定许可,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已经发表的作品。法定许可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根据法定许可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中国《著作权法》对法定许可规定了四种情况:期刊转载、文艺团体表演、录音唱片制作录音制品、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和电视节目;但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则不得使用,否则构成侵权。
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许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二,使用作品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三,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
第四,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著作权人的权利。
著作权法定许可规定使用人不必征得著作权人许可,即可使用其作品,但事后须支付法定的报酬。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著作权法定许可与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情形,在一定情况下会产生混淆,使得当事人因为判断错误而造成侵权,给双方带来损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建筑工程责任承担方式有什么
?
建筑工程责任承担方式有什么?一、建筑工程责任承担方式有什么(一)返还财产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被撤销后,应当返还财产。执行返还财产的方式......
·没劳动合同怎么诉讼公司吗
没劳动合同怎么诉讼公司吗要提供能证明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工资卡、出勤卡之类没有劳动合同,在单位工作不超过一年的,可以要求从入职第二个月......
·年最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征地补偿标准
年最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征地补偿标准最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征地补偿标准甘肃省政府发布了更新后的《甘肃省征地补偿区片综合地价》和《甘肃省征......
·诉前财产保全是否可以提出异议
诉前财产保全是否可以提出异议可以提出异议,必须在法院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后15日内起诉,过期则保全解除。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
·民法总则胎儿具有继承权内容有哪些
民法总则胎儿具有继承权内容有哪些?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当今社会不乏因为继承问题而导致鸡犬不宁的家庭,因为......
·村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交警部门会根据双方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行为出具一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一定的标准,那村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
·离婚房屋补偿款如何计算?
夫妻双方离婚的,会对离婚财产进行分割,涉及到房屋的话,通常会将房屋所有权划给一方,另一方获得相应的补偿。这是比较通行的做法,双方不会因为争夺......
·政府部门强拆有法律依据吗?
政府部门强拆有法律依据吗?对于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组织强拆。对于违法建筑物、构筑......
·民法典录像可以作为遗嘱吗?
民法典录像可以作为遗嘱吗?录像可以作为遗嘱,我国法律上对于视频遗嘱的有效要件有:1、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嘱的全部内容;2、必须请两......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案件吗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案件吗?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还有疑惑。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以违法的方式向大众集资的行为。其罪名有集资诈骗罪等。下......
·一、厂房租赁合同可以随意毁约吗?
一、厂房租赁合同可以随意毁约吗?厂房租赁合同不可以随意毁约,随便毁约要承担违约责任的,《民法典》一共规定了五大类违约责任形式:(一)继续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