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违约金什么时候算?
一、回迁违约金什么时候算?
从到期当天开始计算违约金。
1、法定违约金。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法定违约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违约金的数额。
(2)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固定比率。
(3)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具体商定。
2、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主要有两种情况:
(1)法律、法规对违约金未作具体规定,完全允许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
(2)法律、法规虽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比率或幅度,但是又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规定当事人的约定优于法定的违约金。
3、混合违约金。混合违约金是指法律规定了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当事人在该幅度内商定具体比率或幅度的违约金。这种违约金是法定和约定相结合的违约金,也称混合违约金。
二、违约金的法律法规
根据民法典: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 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综合上面所说的,违约金的产生就是为了可以保障受害方的利益,而对于违约的一方就要按条款进行支付,而对于违约金的期限一般就要从什么时间违约,就从什么时间进行计算,这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实际的情况,所以,在协商的时候就一定要处理好,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保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视力司法鉴定准吗
视力司法鉴定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鉴定结果很准。一、司法鉴定对视力鉴定流程1、视力检查视力检查主要以测远视力为准,采用小数视力记录法。为了......
·侵犯财产罪有哪些具体的罪名
侵犯财产罪有哪些具体的罪名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其......
·滥伐林木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我们都知道滥伐林木是犯罪行为,但是关于滥伐林木罪的法律规定了解不多,很多人也会好奇到底滥伐林木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呢?对此罪又该如何处罚呢?下面......
·2023最低加班费是多少?
2020最低加班费是多少?所谓的最低加班费是多少,并没有准确的答案。首先,计算最低标准,就需要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其次,法律没有规定最低加班......
·旅游纠纷案件裁决书是怎样的
旅游纠纷案件裁决书是怎样的?旅游纠纷案件已经成为全国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数量增长快、牵涉环节多、处理难度大的纠纷类型,案件数逐年上升,面临着适......
·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是什么
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是什么?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量刑标准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怎么处罚?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怎么处罚?一、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伪造证据是严重妨碍了司法公正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非婚生子女定义是什么?
非婚生子女定义是什么?非婚生子女的定义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包括男女双方未婚所生的子女或者已有婚姻关系的男或者女与......
·家庭内部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家庭内部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家庭内部协议有法律效力,订立协议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双方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能......
·我国刑诉法九十七条规定?
现在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公检法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案件相比之前十几年明显变少了。但是现实中还是存在着不少变相违法的情况。我国刑诉法为了限制公检......
·检察院退侦多久会放人?
一、检察院退侦多久会放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