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的保险原则应该是怎样的
1、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或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
2、最大诚信原则
最大诚信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的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瞒、隐瞒行为。
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与承诺。
3、近因原则
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近因原则是指在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被保风险,
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4、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合同生效之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赔偿,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灾前的经济原状,但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收益。
二、保险 (契约经济关系)
保险(Insurance或缩写为insur),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险 ,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相信您能够看出来,保险原则总体来说包括以上四个部分,比如诚信,损失补偿等原则,可是如果要细分到各个不同类别的保险的话,每一种保险项目都有着不同的保险原则。平时在生活当中您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购买一份真正合适自己的保险是有利无弊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肇事逃逸而后报警的规定是什么?
肇事逃逸而后报警的规定是什么?肇事逃逸而后报警的规定是将会被判处三年至7年的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
·不动产担保办理抵押登记的手续是什么?
不动产担保办理抵押登记的手续是什么?一、不动产担保办理抵押登记的手续是什么?1、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申请;2、申请人填写《市房产登记申请表》并......
·我国工伤鉴定时间有多长?
对于在一线生产车间劳动的工人来说,工作途中发生人身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发生事故后,受伤的工人要及时的提出工伤鉴定要求,单位不积极配合的的话,......
·拆迁中货币补偿中有哪些些风险?
拆迁中货币补偿中有哪些些风险?一、拆迁中货币补偿中有哪些些风险?风险一:是否足额补偿法律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
·债权债务清收风险有哪些?
债权债务清收风险有哪些?一、债权债务清收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很多,第一种就是使用法律的程序来催收债务,这种方式的催收在一定意义上最安全也最有......
·房产继承过户手续流程是怎样的?
房产继承过户手续流程是怎样的?一、房产继承过户手续流程是怎样的?房产继承过户手续流程是首先需要办理房屋价格评估之后,按照评估的价格来缴纳......
·财产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财产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财产继承问题是家庭继承中的焦点,是您比较关心的,尤其是财产巨大的时候,由此引发的矛盾也不少,因此为了确保继承有效,......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公司若需要进行经济性裁员的话,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操作,此时首先需要满足经济性裁员的条件,之后再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裁减员工。而对于被裁减......
·确认书格式范文,法律条文?
确认书格式范文,法律条文?众所周知,确认书是买卖合同双方达成合作意愿,并明确了买卖条件,因此书写的书面证明。合同与确认书是有区别的,合同较......
·遗忘物侵占罪没证据应该怎么办?
遗忘物侵占罪没证据应该怎么办?您都知道,如果拾到他人的东西不归还是要受到谴责的,但是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跟遗失物不同的是,拒不归还遗忘物可能会......
·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