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诉讼离婚
所谓诉讼离婚,顾名思义,就是到法院打离婚官司,通常是因为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子女的抚养、财产的分割和债务的分担不能达成一致,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通过判决或调解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制度。诉讼离婚适用要件:(一)主体要件,即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合法配偶或具有同居关系的男女双方;(二)实质要件,即: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2、双方自愿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负担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3、双方都同意离婚,但一方不在国内居住,或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或被劳教、劳改而无法亲自去办理登记离婚;(三)启动要件,即配偶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此要件是基于民事诉讼的“不告不理”原则。
二、协议与诉讼离婚的区别都有哪些
对于要离婚的当事人来说,要选择一种适当的离婚方式,不但有利于于纠纷的解决,而且提高了效率。那么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两种离婚方式进行比较。(一)从时间方面考虑,诉讼离婚,一审简易程序审限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如遇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二审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审限3个月,不论一审二审,如有特殊情况审限还可能被延长;协议离婚则比较简单,只要双方有关的材料齐全,最快的几分钟即可完成离婚手续。(二)从费用方面考虑率,有必要请律师的除外,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而协议离婚只需要缴纳工本费9元钱。(三)从程序上考虑,诉讼离婚要经过审查、受理、送达、举证、开庭等程序,协议离婚相对简捷,避免了诉累。(四)从效力方面考虑,在协议离婚中,离婚协议书中有关子女和财产的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双方自觉遵守履行,而离婚诉讼中,这一部分内容是法院以判决书或者调解书的加以确定的,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一方拒不履行,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各位可以具体了解一下。其中协议离婚的手续是要简单一些的,这也是很多离婚夫妻会首选协议方式离婚的原因之一,但因为不满足协议离婚条件,最终也是无法顺利离婚的。因此,要想达到离婚的目的,肯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离婚方式才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附随义务的税金是怎样规定的
附随义务的税金是怎样规定的合同附随义务的税金是根据主义务的合同中,对附随义务的既定条例进行决定。一、附随义务是法定义务吗?附随义务是法定义务,......
·犯罪未遂能否发通缉令?
犯罪未遂能否发通缉令?公安机关具有通缉权,通缉以发布通缉令进行。通缉的对象必须是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这里既包括具备本法第六十条规定的逮......
·附期限的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附期限的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
·转账支票兑现流程是怎么样的?
转账支票兑现流程是怎么样的?支票是对于大额的金钱交易比较方便也是快捷安全的方式之一,对与支票分为好几种,最近常见的就是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等......
·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争议该如何处理?
《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保证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条件,并提供相应防护用品。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
·一、判决后抚养费拿不了怎么办?
一、判决后抚养费拿不了怎么办?判决后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我国《婚姻法》第48条明文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
·农村宅基地、房屋确权会永远有效吗?
(1)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依法批准使用不超过规定面积的宅基地,对宅基地超面积的,按不同的历史阶段处理: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
·父母怎样支付抚养费,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通常在父母离婚的时候,才会涉及到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支付问题。此时,一方实际获得了子女的抚养权,而另一方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按时支持子女一定数......
·吸毒处理后多久能考驾照
吸毒处理后多久能考驾照一、吸毒处理后多久能考驾照三年内没有吸毒记录可以考驾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什么?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什么?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确定工伤,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公司不申请的,工伤......
·合同甲乙签订日期可以不同吗?
合同甲乙签订日期可以不同吗?一、合同甲乙签订日期可以不同吗可以。合同双方签订时间不一致,不影响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