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债权人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一、公司法对债权人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债权人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内容之一,在公司法律体系内其保护贯穿于公司生命周期始终:“出生时”:出资、未成立产生的责任、抽逃出资责任,“生存中”:对外担保、限制股东滥用权利,“公司死亡或变化中”:公司合并、分立或破产时对债权人责任承担等,具体而言:1、公司未成立的责任承担。如《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抽逃出资责任承担。如《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3、公司合并、分立时债权人权益保障。如“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一百七十五条);其他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以及其他基于身份关系引发股东资格继承(如《公司法》第七十五条)、债权人债权申报(《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
二、债权人的权利有哪些?
1、享有到期要求债务人还债的权利.2、享有要求债务提供担保的权利,若债务人到期不还债,可以就担保财物进行优先受偿的权利。3、享有收取合同约定的利息(但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标准)的权利;如果债务人违约,收到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权利。(包括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聘请律师维权的费用可以约定由债务人承担)4、如果债务人存在根本违约,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损失的权利。5、经法院判决或调解,债务人未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还债义务.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并获得逾期罚息的权利(即同期银行贷款利率2倍标准计算的利息)等等。以上就是我们为您介绍的有关公司法债权人的保护措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当债权人认为公司侵害到了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我们本站网站上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信用卡盗刷起诉究竟是什么?
信用卡盗刷起诉究竟是什么?信用卡盗刷起诉规定是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可以按照盗窃罪来进行立案处理。如果是盗窃并使用的,涉嫌是盗窃罪。(注意刑......
·小额诉讼的有关规定有哪些?
一、小额诉讼的有关规定有哪些根据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设计如下:1.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的适......
·上海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规定
生活中经常都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况,这种造成死亡情况的交通事故是属于重大交通事故的,这时候需要对死者进行赔偿,也就是偶们说的......
·故意杀人罪重伤二级应被判处多少年?
故意杀人罪重伤二级应被判处多少年?故意杀人罪重伤二级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
·一、五保户房屋遗产继承权怎么确定?
一、五保户房屋遗产继承权怎么确定?五保户死亡前若是留下的有效遗嘱之中,就已经明确了房屋的继承人的,此时继承权就已经确定,且不能更改。若是没有......
·防卫过当是什么罪,相关判刑内容是什么?
在生活中,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在面对正当防卫时,我们需要把握好防卫的度。以免出现防卫过当的情况。为了避免......
·对复审请求应进行哪些形式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法人股东股权转让交增值税吗?
法人股东股权转让交增值税吗?股权转让需要缴纳增值税,不过并不是所有股权转让行为都,要缴纳增值税,个人和个体户转让上市公司股权免征增值税。任何持......
·女方现在提出离婚男方想要回彩礼可以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
·无责方交强险免责赔偿范围是什么
现如今的出行常常少不了汽车的出现,同样购买车辆时也应当进行购买相应的保险用来维护自己和车辆的合法权益。其中就有在交通事故中用到交强险的时候,......
·劳动关系开始时间该如何确定?
劳动关系在社会环境中是广泛存在的,相较于各用人单位而言,劳动者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故而处于弱势地位,故而我国立法机关也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