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离婚怎样争取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怎么争取两个孩子抚养权
判由女方抚养子女的有利条件有: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已作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3)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4)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5)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6)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外祖父母生活多年,且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外孙子女的;
(7)十周岁以上的子女主动要求与母亲生活的。
二、判由男方抚养子女的有利条件有:
(1)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
(3)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亲生活的;
(4)已作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5)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6)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7)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
(8)十周岁以上的子女主动要求与父亲生活的。
对于孩子抚养问题,法院会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但哺乳期间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抚养,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哪方更适合小孩成长并征求小孩本人的意见。夫妻生育两个孩子的,一般情况下一方取得一个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在今后的抚养期内,一方不适合抚养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诉,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若当事人一方想同时取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自己应该有比对方更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并且对方存在以上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况,这样才可能同时取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首先,我们需要告诉您的是,在我国争取孩子抚养权是有着法律规定的。其次就是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尽可能的向法院证明,跟随自己生活确实可以有利于孩子的生活。具体的我们建议最好咨询一下当地比较专业的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上诉庭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
一、上诉庭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上诉辩护词的内容有: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辩护人的基本信息、诉讼案件的基本情况、事实与理由、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以及......
·劳动者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包括什么
劳动者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包括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能够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1.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
·一般他项权证过期作废吗?
一般他项权证过期作废吗?一、一般他项权证过期作废吗?一般他项权证过期是作废的。时间长短是依债务期限而定。债务人逾期未清偿债务的,他项权利人......
·无主物的认定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无主物的认定的审理程序是什么?无主物是指无人认领的物品,当一件物品被认定为无主物以后,再次捡得的人便可以认定为无主物的主人,拥有无主物的所有......
·农业机械司法鉴定责任认定机构的管理办法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的出现率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司法鉴定机构也相继出现,其中就包括农业机械司法鉴定责任认定机构。那么,关于农业机......
·诽谤怎么取证?
诽谤怎么取证?诽谤怎么取证??取证的方式和种类: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音像制品及视听资料等。符合情节严重的要件就可以起诉。犯诽谤罪的,处3年......
·起诉行政不作为的依据有哪些?
起诉行政不作为的依据有哪些?起诉行政不作为的依据有《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第5项、第6项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认为符合法定条件......
·开发商存在欺诈行为应该怎么办
开发商进行商品房的销售,肯定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商品房的对价。而有些无良开发商为了追逐更多的利益,可能在售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欺诈行为。对......
·《公司法》关于股权回购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公司法》关于股权回购规定的条件是什么?除非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公司不得回购股东股权。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在三种情况下股东不满股东会决议可以请......
·注册公司法人需要到场吗?
一、注册公司法人需要到场吗注册公司如果法定代表人没有出具授权委托书(公证的),需要本人亲自到工商局办理登记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
·辞退十年以上的员工赔偿金是多少钱?
辞退十年以上的员工赔偿金是多少钱?一、辞退十年以上的员工赔偿金是多少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