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刑事案件中的追诉时效,其实与民事案件中的诉讼时效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法定的追诉时效内,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原则上要是超过了规定时效,则就不可以再追究刑事责任了。而针对不同的犯罪追诉时效的规定不同,其中寻衅滋事罪追诉时效是多久呢?我们一起在下文在进行了解。
一、寻衅滋事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寻衅滋事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寻衅滋事可以取保候审吗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2、能判处有期徒刑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3、依法应当逮捕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正怀孕、哺乳自己婴儿妇女宜逮捕;
4、对已被依法拘留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需要逮捕证据足
5、已被逮捕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件法定侦查羁押、审查起诉、审、二审期限内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有效出境证件能出境逃避侦查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
在《刑法》第87条中,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此时要结合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才能知道具体的追诉时效是多久。按照《刑法》中对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来看,此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是什么
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是什么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是什么所谓经营范围,是指合伙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从原则上讲,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应当依法经企......
·行政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行政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一、行政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1、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有:(1)当事人在法定期......
·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哪些构成的
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哪些构成的一、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哪些构成的?《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1、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
·遗嘱立完后公证有什么用?
遗嘱立完后公证有什么用?遗嘱公证指的是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办遗嘱公证由立嘱......
·股东对公司债务有责任吗
股东对公司债务有责任吗不管是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公司,除了本身的发起人之外,其实还是有一些股东的,法律也是赋予了公司股东一定的权利的,股东在行......
·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
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在法律制度中,有保护签约人的两种制度一种是预期违约,另一种是不安抗辩权。这两种法律制度为保护签订合同的善意......
·累犯三年能减刑多少
法律规定,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可以减刑,有期徒刑减刑不得少于原判决确定的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判决三年十个月,那么最少要实际服刑23个月,即一......
·人社部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有哪些?
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员工发生了工伤事故,根据相关规定应先进行工伤认定,再向社会保险部门申请工伤赔偿。但许多人并不了解如......
·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手续是怎样的
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手续是怎样的一、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手续是怎样的1、提供财产线索申请人在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前,应当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名下明确......
·集资诈骗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
集资诈骗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夫妻购房放弃财产公证书的办理流程是什么
一、夫妻购房放弃财产公证书的办理流程是什么?1)申请。公民、法人向公证机关提出的公证申请标志着公证活动的开始。《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