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彩礼属于赠与吗,彩礼算赠与的财产吗
一、结婚彩礼属于赠与吗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彩礼的含义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并非任何的赠与都可称之为彩礼。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诉请返还彩礼的条件,应当首先根据双方或收受钱款一方所在地的当地实际及个案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必须给付彩礼方能缔结婚姻关系的风俗习惯,否则只能按照赠与进行处理。
根据上述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区分彩礼与赠与,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赠与对方财产性利益时是否基于当地的风俗。
2、是否是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
3、财产性利益是否为不得已而给付的而婚前赠与可以分为婚前附属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婚前附条件的赠与是指以缔结婚姻目的为前提条件而向对方赠与,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婚姻关系无法缔结,即使赠与的财产性利益已经交付给对方,赠与的一方仍然可以要求返还。但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恰恰相反,一旦财产性权益已经交付便不能要求返还。
二、彩礼返还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1、对于有关彩礼返还的权利的保护,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即三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如果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人应当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2)如果双方登记结婚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3)同居关系的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应从双方分居之日起,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4)无效婚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应以申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关系无效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5)可撤销婚姻关系案件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请求对方返还的,应以申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婚姻关系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结婚彩礼属于赠与吗?严格来讲,结婚彩礼并不具有赠与的性质,这是男方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而给付给女方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中并没有要求结婚就必须要给付彩礼,而只是很多地区的结婚风俗要求给付。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2003年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12月18日江苏省......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劳动法对其基本原则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原则。一、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1)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起诉时都需准备什么材料
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起诉时都需准备什么材料发生交通事故理赔纠纷时,索要交通事故赔偿立案需准备以下资料:(一)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1、原......
·政府信息公开深圳市的规定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政府要进行信息公开,在政府的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这种将履行职务的行为所产生的信息和材料进行公开,那么......
·满18周岁抚养问题是怎么认定的?
满18周岁抚养问题是怎么认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解释(一),父母抚养孩子的义务截止到孩子十八周岁。一般情况下,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
·正在服刑的罪犯的范围
主刑已经执行完毕而正在执行附加刑的或者被单处附加刑的犯罪分子是否属于“正在服刑的罪犯”? 我国刑罚体系由主刑及附加刑构成,附加刑是刑罚......
·辞退员工需要离职证明吗?
辞退员工需要离职证明吗?辞退员工需要离职证明,在员工依法办理离职还交接手续后,用人单位必须为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即离职证明),同时劳动者的工资......
·行政不作为怎么向纪委投诉?
行政不作为怎么向纪委投诉?向纪委举报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和途径:一是在纪委官方网站举报;二是可以电话举报;三是可以信函举报;四是可以上门举报。但举报......
·女方的嫁妆是夫妻共有财产吗
女方的嫁妆是夫妻共有财产吗一、嫁妆是夫妻共有财产吗对于嫁妆的性质,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定。其是否用于夫妻日常生活,嫁妆的价值大小,是否进......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发生劳动合同纠纷,首先,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申请第三方机构(例如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进行调解;其次,对于用人......
·碰到债务人转移财产该怎么办
尽管我国法律对债务人转移财产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债务人转移财产的行为,对于债权的保护力度还是不够的。那在实践中,作为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