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指认罪犯的参考依据是什么?
一、在我国指认罪犯的参考依据是什么?
具体而言,我国刑事诉讼中指认程序如下:
(一)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时,应由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
(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三)在辨认前辨认人不能看到辨认对象,并且辨认人应详细描述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
(四)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个别进行;
(五)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并且不得留有有任何暗示信息;
(六)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且侦查机关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七)辨认的经过和结果等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主持和参加辨认的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八)检察机关主持辨认,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参加或协助。
二、我国刑事指认制度的缺陷
仅有的这些条文规定太过抽象且粗陋,缺乏操作性,影响了指认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造成了司法实务中许多疑问无法解决。
(一)指认的证据能力问题
指认通常是在侦查环节进行的,那么,审判外的指认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呢?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并未针对该问题做出具体规定,指认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不可一概而论,关键看是否符合正当程序。
(二)指认程序中律师在场权问题
指认是一种侦查行为,因此在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也享有一定的权利,我国新《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从立法上讲,并不否认指认程序中律师有权在场,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侦查环节中不允许律师在场。
(三)采取哪种指认方式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指认有三种方式,以前,我国侦查机关常常采用“一对一指认”,认为只要让证人、被害人加以辨认皆可达到目的,后来由于司法经验的积累,认为在指认过程中采用“列队指认”,更具有科学性,甚至认为“列队指认”绝对比“一对一指认”效果好。在美国,经过漫长的历程,司法界普遍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指认方式更加科学,关键在于综合判断具体情形,再加以决定采取哪种致人形式。
(四)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权请求指认的问题
如果在侦查环节没有进行指认,那么到了庭审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带上手铐站在被告席,此时在很大程度上让诉讼参与人产生极大的心理确信,这样有很强烈的暗示性。在侦查环节,侦查活动由权力机关主导,这种主导甚至是绝对的,犯罪嫌疑人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是没有权利请求进行指认,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般指认罪犯的这种做法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当中有明确规定的,在指认罪犯的时候一定要如实的指认,如果自己不清楚,不确认的情况下是不能够随便乱指认的,而且在指认的时候肯定在场时有两个以上的侦察人员的,对指认的当事人公安机关有义务保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注册资本和实缴不符的情况是否合法
注册资本和实缴不符的情况是否合法?注册资本和实缴不符是不合法的,实收资本和注册资本不一样是可以的,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
·老板托着工资不给怎么办
可以拿着工资发放凭证先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
·著作权的种类和保护期限分别有哪些内容?
著作权的种类和保护期限分别有哪些内容?一、著作权的种类和保护期限分别有哪些内容?(一)、著作权种类有: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
·劳动关系构成要件是什么?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关系,在我们找到工作之后,应该及时尽快的和公司确立起劳动关系,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对双方的权益有保障。......
·交强险医药赔偿超过1万如何分摊?
交强险是我们国家规定的必须要缴纳的保险,所以说有车的家庭基本上汽车都会有交强险。交强险对于汽车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的大的,一般情况下交强险对于交......
·欠钱不还的人是外地的怎么办?
欠钱不还的人是外地的怎么办?1、对于债务人有能力归还、但就是赖账不还的问题,债权人要保留好具体的证据如欠款欠条,在多次正常催讨仍然无效的情况下......
·挪用资金300万能判缓刑吗
一般不能判缓刑,缓刑适用于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资金300万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
·离婚二审会当庭宣判吗
可能会。我国法律并未规定所有案件都必须当庭宣判,也就是说是否当庭宣判是可以选择的,并不是必须的。如果离婚案件符合以下条件可能法官会选择当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