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直以来公开在我们的国家政府的一些行为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因为信息的公开就意味着对于公众的开放度是非常大的,公众可以通过这种信息公开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行监督,当然政府信息公开,他也是有起诉期限的,很多人都想要了解一下,政府信息公开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政府信息公开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期限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只有起诉期限的耽误,没有起诉期限的中断。只有在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能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受理时没有查明,但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已超过起诉期限的,人民法院应该裁定驳回起诉。
二、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1、性质不同
起诉期限:起诉期限是诉之合法的要件,即起诉能够被法院予以受理的法定条件,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系诉讼程序法律制度;诉讼实效是诉之有理由的要件,即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够成立的前提。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属于民事实体法律制度,规定在民法通则中。
2、立法目的不同
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法中之所以设立起诉期限,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如果允许相对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行政行为申请救济,势必使行政行为一直处于被质疑和否定的状态,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将给行政管理秩序带来混乱。
诉讼时效:民事实体法中规定诉讼时效,其目的在于经过法定期间使原权利人丧失权利,使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合法化,有利于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稳定。
3、的起算时间不同
起诉期限: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从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其采取的是客观行为的标准,强调“行为”;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以当事人主观感知权利被侵害为标准,强调“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这种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起诉期限规定是六个月,也就自从作出之日起的六个月之内可以进行起诉,除此之外,我们在这里,也给您介绍了一下他和民事诉讼时效的一些区别规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的最高限额
房屋租赁合同,是指房屋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房屋,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合同终止后将房屋完好无损地交还出租人的合同。为了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双方一......
·国家赔偿法的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报道有人因为错判被冤枉,这个时候国家会对公民造成的人身上的以及财产上的损害进行赔偿,这是国家机关造成损害后必须履行的一项义......
·借调期间发生工伤由谁赔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人在这家公司工作,但同时有可能被其他的与这家公司有关的公司借调过去帮忙,如果在这期间不发生什么事情还好,但若发生工伤......
·公司辞退员工的三种违法辞退的赔偿是什么?
公司辞退员工的三种违法辞退的赔偿是什么?一、公司辞退员工的三种违法辞退的赔偿是什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
·行政确认违法后的强制执行方式有哪些?
行政确认违法后的强制执行方式有哪些?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
·一、物业合同到期怎么续签?
一、物业合同到期怎么续签?成立业主大会,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进行续签合同。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
·一、股权增值夫妻财产分割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股权增值夫妻财产分割时需要注意什么?股权增值属于夫妻财产,原则上需要平等分割。虽然在一般民法意义上,孽息或原物增值归原物所有人,但在婚姻家......
·继子女享有继承权的条件是什么
继子女继承遗产的首要条件是什么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关键就是他们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只有在继子女受到继父母的扶养或扶助,经法律确认其......
·女方不尽抚养义务的证据有哪些?
不管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是否存续,对于那些享有孩子的抚养权的主体来说,都是需要将孩子抚养至成年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民事主体,不履行......
·哪些人可以进行专利转让
哪些人可以进行专利转让1、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完成人的所在单位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单位,单位有权就该项职务技术成果进行专利转让。2......
·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解除具体可以分为双方协商一致之后解除、单方解除两种。现实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不同,当事人选择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不一样,但不管是哪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