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预防合同欺诈行为?
一、合同欺诈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合同欺诈有四个构成要件:1、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有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会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前者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如将黄铜说成黄金等;后者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如未履行瑕疵告知义务等。3、相对人因欺诈行为而陷于错误认识,即相对人陷于错误认识与欺诈方的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4、相对方因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即因为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立了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欺诈与履行能力的有无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有履行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可能存在欺诈;无履行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可能不存在欺诈。所以,在实践中不宜将无实际履行能力的人订立合同的行为一概认定为有欺诈行为,只有那些无实际履行能力也不打算履行合同,签订合同的目的只是为了骗取定金、预付款、货物、货款等的行为才属于欺诈行为。
二、怎么预防合同欺诈行为
1、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前做到三要,即一要对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要求对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代理人的身份证明等,杜绝凭关系或熟人的介绍草率签订合同的情况;二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对方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三要掌握与了解对方的履约能力。2、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应严格审查合同内容,使权利、义务对等、条款规范、约定明确,以利履行。合同主要条款不能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以防止对方利用条款设置骗局,留下隐患。这项工作,应由法律顾问(律师)把关。3、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从合同签订到履行完毕,企业应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完善而严密的合同管理制度。4、聘请法律顾问,降低经营风险。不法分子利用合同诈骗屡屡得手,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事实上,合同相对方提出的,看似公平的条款,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对方对某些法律问题的规避;己方提出的,在业务上很有利的条款,实际上很有可能存在重大的法律隐患。因此,企业除了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外,聘请有合同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律师做法律顾问,是当务之急。但有时候合同欺诈的行为是防不胜防,如果真的不小心因欺诈而签订了合同怎么办,因合同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这些问题最好问问专业的律师,也可以请律师帮忙解决因合同欺诈引起的各种纠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对方欠债不还可以报警吗
对方欠债不还可以报警吗在现实中,欠债不还的纠纷履履发生,而债权人也想尽了各种方法要债,对于债务人的行为无可奈何。在讨要债务时,有些债权人会想......
·一、阜阳起诉离婚应该在哪里?
一、阜阳起诉离婚应该在哪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离婚诉讼通常应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
·分公司不能做合同专用章吗
分公司不能做合同专用章吗?1、分公司是可以做合同专用章的,分公司无独立的人格权,也没有独立的财产,所有责任都由总公司承担,但是分公司有独立的缔约责......
·欠两万工程款可以起诉吗?
欠两万工程款可以起诉吗可以起诉的,诉讼费用大约几百元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去个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并且注意做好录音工......
·广西灵山县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广西灵山县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我们活在当今一个好的时代,城乡建设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建筑和设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建筑在进行规划......
·广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
广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广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一、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
·病人住院时能做司法鉴定吗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受到很多伤害,当这些伤害损害到我们的生命或者财产安全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手段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如果要进行法律诉......
·物权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是怎样的
物权法在我国内地是一部比较特殊的法律概念,因为物权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生活中因为某件物品的权益归属问题发生......
·撞死人判缓刑驾照吊销几年
撞死人判缓刑驾照吊销几年如果被吊销。从吊销之日起最多3年!不过要等到刑满以后(包括缓刑)才可以考取新的驾照!所谓的吊销只是临时的,至于永久吊销且终......
·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既遂如何处罚?
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既遂如何处罚?一、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既遂如何处罚?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既遂的处罚规定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