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现在好多都是二胎的家庭
离婚后,男女各抚养一名子女的,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是否需要支付抚养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离婚时如何计算小孩的抚养费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中明确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规定了两种抚养费的具体计算方法,分“有固定收入的”和“无固定收入的”两种情况。然而,上述抚养费的计算方法应受“子女的实际需要”原则的制约,因为未和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所支付抚养费的数额只要满足子女的实际需要即可,如果支付能力有余,可以适当提高抚养标准,这也是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但是,所提高的标准不应没有限度。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收入畸高,另一方在抚养子女时便会依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计算方法,按照对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计算抚养费,这样一来抚养费的计算数额可能达到月几十万、上百万元,远远超出子女生活的实际需要。法院在审理抚养费案件时,对上述情况一般不会支持,因为它偏离了抚养费的立法理念。
综合上面所说的,孩子的抚养费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给付的,一般一人带一个的话,那么就要看那边的经济来源来高一些,再来商量怎么可以每月支付一些,因此对于离婚一人带一小孩要给抚养费吗?就要看两个人是怎么样协商的,根据协商的结果来进行给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离职提早走扣工资合法吗?
离职提早走扣工资合法吗?离职提早走扣工资是合法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需要提前三天;劳动者在试用期结束后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申请。如果劳......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如何?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如何?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民法典》固然规定了一些人们的......
·专利权人享有什么权利
专利权人享有什么权利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下列权利:(1)独占权。独占权又称之为“专有权”。《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
·即期信用证怎么付款的?
即期信用证怎么付款的?一、即期信用证怎么付款的?即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或付款行收到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跟单汇票或装运单据后,立即履行付款义务的信......
·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吗
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吗?土地使用权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企业对于购入的土地,在未确认土地使用用途时,应该记入“无形资产”科目;在改变土地使用......
·离婚中隐匿转移财产情形有几种
离婚中隐匿转移财产情形有几种(1)转移已有存款;(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3)私自出售房屋;(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5)私自无偿转让......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既遂会判得重吗?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既遂会判得重吗?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既遂判得重,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承担资产评估、验资、......
·城镇就学残疾赔偿金的项目有哪些?
一、城镇就学残疾赔偿金的项目有哪些?1、生活补助费《民法通则》没有规定残疾赔偿金,但在第119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对残疾赔偿的范围作了规......
·结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结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1、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