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抚养费和超生罚款是同一个意思吗?
是同一个意思;
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具有补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对象,是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在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生育子女的公民的一种征收行为。征收社会抚养费属于行政征收,不是行政处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各省市(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均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作出具体的规定。你可在网上自行查阅。
规范过程
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第357号令《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明确对计划外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社会抚养费;授权省级政府确定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将直接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权力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2013年7月11日,浙江一律师向全国31个省级计生委、财政厅申请,要求公开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收支及审计情况,社会抚养费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2014年1月7日,国家卫计委发言人毛群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计委正在启动对社会抚养费管理办法的修订,将对社会抚养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规范。
2014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并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定首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户籍地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对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计征标准3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这意味着此前由各地执行的数倍不等的征罚标准,将统一设上限。
综合上面所说的,超生罚款是以前的说话,而现在的书面语就是社会抚养费,因此对于违反计划生育的夫妻是必须要进行缴纳社会社养费的,社会抚养费的标准一般都是要据当地的政策来进行计算,而对于拒绝缴纳的夫妻,那么对于孩子上户口的问题就会非常的难。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签订工作合同毁约的赔偿金是怎样的
签订工作合同毁约的赔偿金是怎样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
·民事诉讼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案
民事诉讼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案一、民事诉讼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案一般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
·土地使用权一般多少年?
土地使用权一般多少年?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公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公民一旦合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就拥有了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
·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有效吗
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有效吗我们都知道签订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那么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我们口头做的约定在什么情况下是......
·一、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的情形有些?
一、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的情形有些?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
·债权人起诉要符合哪些条件
当事人就欠款纠纷协商并达成一致后,还可能会出现一方反悔的情况,而在诉讼中,对于这种现象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诉讼是有效解决欠款纠纷的途径之一。......
·我国商标侵权问题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商标侵权问题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
·根据民法总则油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锁门平时无论干什么都需要用到各种资源,尤其是在开车或者启动某个机器的时候会用到油资源,但是就目前看来这种资源在自然中已经出现了缺乏......
·一、职工交通事故死亡公司应怎么赔偿?
一、职工交通事故死亡公司应怎么赔偿?1、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2、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专利许可分类包括哪些?
专利许可分类包括哪些?一、专利许可分类包括哪些1、独占许可。独占许可是指权利人与被允许使用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只允许被许可方实......
·借名买房法律风险如何避免
借名买房法律风险如何避免1、如果确实需要采取“借名”方式购买住房的话,那么在借名购房前,实际产权人应当对名义产权人进行全面了解,不只限于诚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