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间接正犯怎么定罪?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只要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非精神病人)就与成年人成立共同犯罪。如果不到14周岁,则成年人是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直接正犯”的对称。又称“间接实行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已的犯罪目的的人。例如:利用精神病人或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儿童实施犯罪;利用不知情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刑法理论中,间接正犯按正犯处罚,而被利用者则无罪。中国刑法中没有间接正犯这一概念的规定。
二、种类
它包括以下情况: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间接正犯)。
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
行为并不需要仅仅以行为人自身直接的身体性行为为基础,与能够将器具和动物作为工具加以使用一样,也能够将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这种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犯罪的情形,称为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为这一点上类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成立共犯,而由利用者对被利用者的行为独立负责。如某甲利用幼童或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认为是某甲单独犯罪。
三、形态
实务上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2)利用善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认识因素)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3)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目的犯的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而利用;
4)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违法或有阻却违法性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5)利用欠缺行为责任的工具。即对于他人欠缺规范要素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6)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利用他人无意识的举动的情形;
7)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8)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人的行为虽有故意,但欠缺属于法定构成要件的身份;
9)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利用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导致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
在日常的生活中,法律法规都会规范着公民的各项行为,如果做出了任何触犯法律的行为,因为会侵犯到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也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指示人也是触犯了间接正犯罪,同样要受到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个人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兴兴向荣的同时也发生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就比如个人集资诈骗,很多人会认为个人集资诈骗罪不是什么大......
·网上行政处罚办理的流程是什么?
现在各地的行政处罚是可以在网上进行办理,以此来提高相关执法的效率,那么对于很多人不熟悉网上处罚的人,在网上应该怎么办理行政处罚案件了?下面就由......
·民事诉讼法撤诉后再起诉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撤诉后再起诉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民事诉讼法撤诉后再起诉的法律依据有哪些?一、《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
·现在交土地出让金是多少钱
现在交土地出让金是多少钱土地出让金一般是指土地现有使用者产权年限到了的续期申请,要交纳一定的出让金,还有就是房地产想要开发某块地,也要交纳一......
·一、协议离婚财产需要公证吗?
一、协议离婚财产需要公证吗?不需要,离婚协议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正,因为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民政部门办理完离婚登记手续之后才生效,所以即便是离......
·诈骗非法集资500万自首会从轻处罚吗?
社会需要发展,就离不开频繁的经济活动,而非法集资案件一般都是与各项经济活动一起出现的,故而可以认为非法集资案件时一种经济型犯罪活动。犯罪主体......
·怎么确定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管辖
很多时候交通事故都会因为人身损害赔偿而产生纠纷,如果此时一方当事人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话,首先就要知道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管辖法院如何确定,否......
·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条件有哪些
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数额较大的话可能会构成集资诈骗罪,此时需要对比法律中规定的集资......
·劳动试用期是多久,续签劳动合同还有试用期吗
简单来说,试用期就是试用的期限,而法律对劳动者的试用期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那么,在法律上,劳动者的劳动试用期一般是多久呢?实践中,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