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信范文要如何书写?
举报信的写法大致可以分为名称、受理单位、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正文、结尾五个部分。
1、名称。有的只写“举报信”三字即可;有的可在被举报对象前边加上介词结构,如:关于对хх挪用公款的举报。
2、受理机关。应单独列一行,顶格书写。
3、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应该将被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政治面貌等逐项写清楚。
4、正文。这部分是举报信的重点,应该将所举报的事实如实地、客观地表述出来,表述方式以记叙写事为主。
5、结尾。包括举报单位的名称或个人姓名,举报时间。一信多投的应写明抄送的其它单位,以减少受理机关之间的转送麻烦。
二、举报信的格式要求
写信举报也叫信函举报,就是举报人把要举报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邮寄给有关部门的一种方式。这是目前群众举报最常用的方式。一封写得好的举报信,可以给检察机关的调查提供很多方便条件,使查处工作顺利进行。
举报信的格式要求:
(1)首部
①标题。写明“举报信”或“举报材料”。
②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
举报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地和居所地。
(2)正文
①递送单位名称。写明举报信所递送的单位的名称。
②序言。这部分根据情况写。对案件事实的发现,渠道不一:有的是举报人目击;有的是听同事议论;有的是在工作中偶尔发现,等等。它是举报材料来源,用简括的文字说明即可。但有的还写明举报的目的。
③主要事实。写明问题的性质,发案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作案人是谁,如何利用职权,采取什么手段;是单独犯罪还是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是一罪还是数罪;获多少赃款 、赃物,去向如何,等等。如案情复杂,问题较多,可以列小标题,逐一写清楚。
④主要证据。有什么书证、物证、人证,有哪些证据是举报人亲自见到的,哪些是听到别人说的,有哪些能对侦查提供帮助的线索,等等。证据的写法,一般应随写事实随列证据,用括号注明。
(3)尾部
由举报人签名或盖章。如果采取匿名的方式,则只注明年、月、日即可。
如果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任何的不法行为和侵犯公民行为的情况后,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那么检举人可能会害怕受到一些恶意报复,所以也会通过上交匿名举报信的方式来举报,要在举报信中写明被举报人的违法行为以及举报的目的即可。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债权人怎么追讨债务
债权人怎么追讨债务一、债权人怎么追讨债务如果借款期限已经满,经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偿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保......
·深圳社保退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深圳社保退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一、深圳社保退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目前我国规定个人社保是不能退的,也就是说不允许退保,可以随人的工作地点转移而迁移......
·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答辩状
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答辩状,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法院判决存有异议,可以进行答辩,答辩时应当有事实证据,就法院某一项判决,与事实不符,应当重新受......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
在进行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引起纠纷的,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每个省市的规定进行处理。那么,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都有哪......
·在我国关于拒执罪可以追究几次
其实也正是因为受到国家工作人员的这种特殊身份的限制,所以有些时候面对一些特别无理的普通民众做出的某些行为,还是要求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采用理......
·1、签订《付款约定书》
1、签订《付款约定书》房屋买方携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并提供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买方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
·要怎么才能认定感情破裂
可以说夫妻之间感情破裂是法院准予夫妻离婚的唯一标准,而现实中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情形其实是比较多的。不过这也要实际经过认定才能断定夫妻感情破裂,......
·征地拆迁专项法律服务合同?
征地拆迁专项法律服务合同?一、范文征地拆迁专项法律服务合同书编号:法专字()第号甲方(聘用方):?????????乙方(受聘方):一、......
·一、交通事故后第二天报警是否能处理?
一、交通事故后第二天报警是否能处理?交通事故后第二天报警是能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
·个人按揭买房流程是怎样的
资金不足不能全款买房,只能按揭买房了。按揭买房解决了不少朋友买房难的问题。但是个人按揭买房的办理流程也十分复杂的,对于想按揭买房的朋友来说,......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判决一般说来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判决一般说来,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