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结果不同的该怎么处罚
一、故意杀人结果不同的该怎么处罚
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
二、故意杀人的故意如何认定?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对于故意杀人的行为,最后可能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中止、故意杀人未遂等等,而此时就不能按照故意杀人既遂的规定进行处罚了,需要从轻或减轻进行处罚。上述就是对故意杀人结果不同怎么处罚的讲解,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工作年限证明材料样本
工作年限证明可能很少人会使用得到,但在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会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问题需要使用到工作年限证明,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写过工作年限证明,不知......
·签订传真合同的隐患是什么
传真合同的隐患是什么1、对传真属于原件还是复印件争论不一。一部分人认为传真件属于复印件,其无法真实再现原件经过修补所造成的瑕疵,因而属于复印件......
·如何开入党证明 需要什么材料
如何开入党证明需要什么材料一、如何开入党证明?开入党证明需要由村委会或者居委会,或者学校、单位的保卫处开具,在证明中需要包括需要证明对象的基......
·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去其他单位吗
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去其他单位吗一、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去其他单位吗旧劳动合同没有解除,是不能跟别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但如果原单位有拖......
·合同终止需要双方签字吗?
合同终止需要双方签字吗?一、合同终止需要双方签字吗?一般不需要,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任何一方均可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
·交通事故司机与老板谁负责?
交通事故司机与老板谁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
·一、拍卖中的买卖不破租赁怎么处理?
一、拍卖中的买卖不破租赁怎么处理?如果租赁权设定在先,法院查封、冻结在后,那么,该租赁权仍然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可以适用“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
·在我国购买色情东西违法吗
其实我国关于性知识方面的教育是非常缺乏的,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导致人们对性知识不太了解,没有树立一个健康的性精神,才会有一些人通过各种各样......
·一、离婚另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一、离婚另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离婚另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到司法机关起诉来解决。对方不付抚养费,是可以去法院起诉的,我国对抚养费的规定如下......
·离婚后一方没有工作抚养费怎么算?
夫妻之间离婚基本都是因为双方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了,但此时解除的仅仅是婚姻关系,而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不能隔断的,因此即使在离婚之后也是需要......
·关于“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关于“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实践中,有些情况下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互相推脱,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导致监护无从设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