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第一监护人100是谁
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详细介绍1、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② 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② 配偶;
②父母;
③ 成年子女;
④ 其他近亲属;
⑤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消极资格由于监护人负有监护职责,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关系重大,有较多的立法例通常都规定了不得担任监护人的消极资格。不得作为监护人的人主要包括:
(1)禁治产人、准禁治产人。
(2)被判处刑罚的人、失踪人。
(3)破产人。
(4)外国人。
(5)法人。一般认为,法人不得担任监护人,但,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以及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作为监护人。
监护人是要有一定的监护能力,有抚养的能力才可以担任的,即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抚养能力也是没有办法取得监护人的职责的,比如我们知道的精神病人等限制性行为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的渠道有哪些
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的渠道有哪些?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融资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他们的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这时,商业保理业务应......
·公司注册要什么身份证吗
公司注册要什么身份证吗一个正规公司的成立,往往是经历了长期的准备:经营项目,市场调查,寻找投资人,公司选址等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都做足了之......
·一、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无效呢?
一、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无效呢?当然是有效的。这是因为在校生一般已经达到了《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并且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也非《劳动法》规定......
·拆迁补偿款算是共同财产吗
拆迁补偿款算是共同财产吗分情况说明:1、如果拆迁的房屋是私房,则要确定该房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被拆迁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则拆迁补......
·在朋友圈高价卖口罩该如何举报
拨打12315或者110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未取得《医疗器械营业资格证》的情况下,售卖医用口罩。同样构成非法经营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
·处置非法冻结财产罪怎么判罚?
处置非法冻结财产罪怎么判罚?一、处置非法冻结财产罪怎么判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一、醉驾被缓刑十个月可以吗
一、醉驾被缓刑十个月可以吗?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
·2023年个人所得税退税会有什么影响吗?
2023年个人所得税退税会有什么影响吗?一、个人所得税退税会有什么影响吗?个人所得税退税会有会使个人所得税所缴纳的钱退回到个人账户上。新《个人......
·私人工程质量索赔内容有哪些
私人工程质量索赔内容有哪些,程序是怎样的现在城市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各处出现了各种建筑工程,因为市场的繁荣,所以有份多私人单位进入到了工程的......
·劳动合同法规定新员工入职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规定新员工入职试用期(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