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辩权就是后履行抗辩权?
在日常生活当中,法律当中有很多的概念,您并不是特别清楚,经常可以听到合同方面的抗辩权,包括先后履行抗辩权。那么,先履行抗辩权就是后履行抗辩权?能法理上来说,先后履行抗辩权,他是同一个本质的权利,也可以称为顺序履行抗辩权。
一、先履行抗辩权就是后履行抗辩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先履行抗辩权,就是后履行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止履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部分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用;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阶段为解除合同。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不安抗辩权为双务合同的效力表现,其成立须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并且该两项债务存在对价关系。
2、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不安抗辩权制度保护先给付义务人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后给付义务人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害及先给付义务人的债权实现时,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
所谓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包括: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
3、有先后的履行顺序,享有不安抗辩权之人为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4、先履行义务人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相对人无能力履行债务。
5、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已经届满清偿期。
6、后履行义务未提供担保。
确实我们民法典律方面的抗辩权,先履行抗辩,也就是后履行抗辩,除此之外,在这里也给您简单的介绍一下,同时履行抗辩权成立的条件包括哪些,肯定是需要双方当事人,因为同一个合同所导致,互相承担一定的债务。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劳动法规定职工的权力是什么?
一、劳动法规定职工的权力是什么?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带薪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
·什么情况下2023年能办独生子女证
在当今社会,子女的户口以及上学就医问题成为了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的相关制度规定也做出了相关变化,有时由于政......
·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是什么?
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是什么根据《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下列客体的权利:(1)文艺、艺术的科学作品。(2)表演艺......
·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根据民事诉讼法,一般来说法院受理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就是指受理个人、集体、单位三者之间因财产关系或是人身关系引起的民事诉讼,例如婚姻纠纷、债务......
·单位什么情况下可以代扣工资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单位是代扣了一些数额的,其中就包括社保个人需要支付的数额,但有的情况下却发现单位因为员工迟到或其他问题而扣工......
·安置房房产证多久能拿
安置房房产证多久能拿拆迁安置房一般多久可以拿房产证首先你要确定拆迁安置房多久可以拿到产证,一般和商品房一样,在6个月左右可以拿到,动迁房满......
·门面房租赁合同精简版
门面房租赁合同精简版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将位于商铺出租给乙......
·离婚合同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婚合同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离婚财产分割,个人工资应当属于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都?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都有哪些一、探望权中止的情形都有哪些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这是基于对子女的人身健康的考虑;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