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离婚后还可以追究重婚罪吗?
我国《刑法》对刑事犯罪诉讼时效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于法律对重婚罪的处罚是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此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5年。也就是说重婚罪在经过了5年之后就不能再进行处理。
二、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夫妻双方方离婚后就没有婚姻关系,如果一方与其他人结婚的,不属于重婚的行为,是不可以告结婚者重婚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四十五条 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综上所述,婚姻法规定,对重婚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的,遗弃家庭成员依法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后,可以向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对于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而与之重婚的,应当泼出去年以下有期徒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派出所处理打架取证期限是多久?
派出所处理打架取证期限是多久?取证期限在办案期限内,一般为30日。对于一般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办案期限为30日,最长不超......
·妨害作证罪是什么意思?
妨害作证罪是什么意思?妨害作证罪,是指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组织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做伪证的行为。犯罪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犯罪......
·无效的房屋买卖合同有哪些
当事人在买卖房屋的时候,签订合同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在纠纷发生的时候可以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但有的时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可能会......
·农民不同意征收土地政府能强制征收吗?
农民不同意征收土地政府能强制征收吗?农民不同意征收土地政府不能强制征收,土地征收的关键不在于农民是否签字同意,而在于是否是合法的。如果是合法的......
·当事人被判拒执罪可以上诉吗?
在债务纠纷案件中,法院经过调查,做出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被告应该拿的判决书后执行,偿还债务。有时候,被告拒绝执行民事判决,结果被检察院......
·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有哪些
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有哪些?一、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标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2006年3月1日国务院第127次常务会议......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延长由谁决定?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延长由谁决定?由法院决定,诉讼时效延长是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经过的......
·退休职工医疗保险该怎样补缴
退休职工医疗保险补缴:(一)需提供的证明及材料:1、享受企业职工退休待遇的参保人员,提供退休证;2、行业统筹退休人员提供《职工退休、退职审批表......
·怎样区分强奸罪未遂与强奸罪中止?
怎样区分强奸罪未遂与强奸罪中止?一、怎样区分强奸罪未遂与强奸罪中止?强奸罪未遂与强奸罪中止是一般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无法......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同财产损害赔偿不一样,其涉及的内容很多,受伤方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司法鉴定,一旦有人员死亡存在,那么赔偿的范围就会涉及到丧葬费和......
·公司辞退员工有哪些规定?
公司辞退员工有哪些规定?公司辞退员工有的规定是必须要符合法律当中明文规定的可以辞退劳动者的情形才能够予以辞退。具体情形包括。1、严重违反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