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怀孕期间没有工资吗?
一、员工在怀孕期间没有工资吗?
产前假:工资按80%发放。
女性职工是享有产前假的,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就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而且产前假后可直接休产假。
对于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80%发放。
如果是产假,当然是三个月,按底薪算。计件按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工资算。
二、对于女职工在孕期休长病工资给付标准
1、职工应履行请病假手续,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病假单。一般由医疗单位开具病假条(通常为2周/次),并由职工提交给企业。经企业审核通过后,职工开始休病假。
2、在长病假前六个月内,企业支付病假工资,具体标准如下:
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本人工资按“职工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的70%计算。”
说明1:总体上是在原有实得工资的基础上“折上加折”。
说明2:“职工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是包含在职在岗期间的奖金、津贴、补贴等。因休病假的职工未能正常参加工作,因此前述因生产工作而产生的工资性收入是无法享受的,典型的示例如高温补贴。
3、在长病假六个月期满后,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具体标准如下: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其中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4、病假待遇低的“两个保底”和病假待遇高的“一个封顶”,具体标准如下:
第一个保底: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待遇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40%的,应补足到本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
第二个保底: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标准的80%。企业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标准不包括应由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如果说劳动者在入职后,用人单位也是需要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那么社会保险中也是包括以可生育保险这一项目,当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间生育了子女后也是可以通过生育保险领取相应的生育津贴,同时用人单位也是不可以随意的与怀孕、哺乳期的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异地交通违法怎么处理
1、当地交管部处理。本人携带身份证、驾驶证前往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罚。这种处理方法手续比较繁杂,过程也比较复杂。2、托朋友处理。将自己的违......
·行贿五万元应该怎么判刑?
一、行贿五万元应该怎么判刑?如果只从行贿数额来看,不考虑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失情况,行贿5万元的法定量刑应该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检察机关立案后......
·结婚30年婚姻无效广东相关情形有哪些?
婚姻无效情形有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等,有关婚姻无效的情形到底具体有哪些情形呢,现在......
·虽然说当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
虽然说当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或者降低危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机率,但是关于交通方面的未......
·已被判刑又发现新罪怎么处理
已被判刑又发现新罪怎么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
·不批捕被害人可以复议的时间期限是多久
一、不批捕被害人可以复议的时间期限是多久不批捕被害人可以复议的时间期限是三天。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
·存单质押贷款未到期可以取出吗?
存单质押贷款未到期可以取出吗?一、存单质押贷款未到期可以取出吗存单质押贷款未到期不可以取出,需要先还清贷款之后才能解除质押取回存单。个......
·属于担保物权范围的是哪些
属于担保物权范围的是哪些担保物权是指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将特定的资产当做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合同债务时,债......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酒后驾车主要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两种违法犯罪行为,两者的认定标准、处罚措施和严重程度均有所差别,对于饮酒驾驶的......
·根据法律规定疫情房贷车贷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疫情房贷车贷怎么办?根据法律规定疫情房贷车贷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延迟还款,根据央行等五部门2月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