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受1000元购物卡是受贿吗?
属于违规行为,不触及《刑法》。
1、《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六)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一般来说1000元不算是受贿行为,但是属于违规行为。涉及到收受1000元的贿赂的话,那么将会被公司或者是其所在的工作单位规定的相关程序受到一定的处分。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工作单位进行开除处理以此来杜绝受贿行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每个人所十分关心的,不管是生产中的生命安全还是食品生命安全,都是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另外,对于安全事故等级标准......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多长时间?
一、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多长时间?1、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
·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一、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二十一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自然垄断经营是什么?
自然垄断经营是什么?一、什么是自然垄断经营?垄断经营是指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三种经营方式。1、自然垄断是指具有网络性经营特点的行业......
·一、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有效吗?
一、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有效吗?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有效,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如何处理,我国现行法律在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九中是怎么样规定的?
网络发展逐渐的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而民众像是查看航班信息或者是购买奢侈品也会首选网络平台进行,但是其中有个弊端,就是以上种种的操作都需要提供自......
·非法集资参与者的损失由谁承担?
现在很多人手中有了一些闲钱,就想去做投资理财。如今投资市场上充满了风险,如果投资者没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可能陷入非法集资陷阱。在近年来查......
·交通事故行政处罚标准试行内容
交通事故行政处罚标准试行内容根据《道路处理办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其违章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
·企业接受行政处罚的内容有哪些?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违反了行政管理,这时就要接受行政处罚了。但是行政处罚也是会有根据的,不能平白无故的进行行政处罚。同时行......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江苏省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
·好意施惠未尽到照看义务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好意施惠未尽到照看义务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好意施惠行为,虽然当事人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依照法律的规定同样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