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恶意负债有哪些
一、离婚时恶意负债有哪些
恶意负债是指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而通过恶意制造虚假债务的手段使自身负债,从而获益。离婚前恶意负债的情形一般有:
1、制作虚假的欠条;
2、虚报开支;
3、利用关联企业负债;
4、在法院打虚假债务官司等。
二、如何应对离婚时恶意负债
1、对于低价出售夫妻共同财产和利用关联企业恶意负债的:可以主张其行为无效,因为其显失公平和侵犯了夫妻一方的利益或公司利益或其他股东利益。
2、对于制作欠条虚假债务的:需与债权人对质,询问借款事宜的具体细节问题,审查债务形成时间、举债必要性,债款的用途及与之相印证的文件。如对债务真实性存疑,必要时可申请做笔迹鉴定 (着重查明举债时夫妻双方是否同时在场作明确表示、是否有第三人在场、此前是否向夫妻二人主张债权、债权人为何在夫妻二人离婚之际方才主张债权等)
3、对于虚报开支的:审查开支凭证,审查真实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必要时向有关单位调查了解。
三、夫妻离婚转移财产的表现形式
有不少的离婚当事人担心和苦恼对方恶意负债和转移财产,遇到类似情况就束手无策。实践中,转移财产常见的情形一般有:
1.转移已有存款;
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
3.转移一般物品;
4.私自出售房屋;
5.低价出售夫妻共同财产等。
四、怎么防范转移财产
1、《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对方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由于转移现金很难取证,夫妻可以对大宗存款设个联名账户,防止对方擅自转移;一旦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要多留心对方存单的账号、在哪个银行存的钱,以便向法庭提供合法的证据。同时,还可以从交水电费、手机费等收据上,了解对方有哪几个银行的账号,余额还有多少。
3、如果还未起诉或已经起诉,发现另一方已经在转移、变卖、毁损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4、在离婚后一段时间内,一方又找到对方婚前转移财产的证据,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恶意负债是一种违法的现象,正常的自然人务必要避免。生活中,离婚时涉及到对方负债时,请务必要多加小心,因为很多时候,很可能就会是恶意负债。至于一方在离婚时恶意负债的情形,上文已经做出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股权登记日卖出股票可以分红吗
股权登记日卖出股票可以分红吗股票投资目前是我国很多市民选择的一种投资方式,不过普通公民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对于股票市场的相关规定还是提前做一个......
·租赁办公场地注意事项有几种
租赁办公场地注意事项有几种1、出租方出租房屋的合法性,例如产权证明(或经营权证明),出租许可证明,出租方的营业执照和法人或法人授权证明。2、......
·当事人信用卡欠款1000判多少年
一,当事人信用卡欠款1000判多少年根据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
·婚姻关系的终止以什么作为前提
婚姻关系的终止以什么作为前提(1)婚姻因配偶死亡的法律事件而终止。①自然死亡,婚姻关系的主体之一已不复存在,必定引起夫妻关系的消灭,并且发生遗产......
·挪用资金罪的报案主体是谁
挪用资金罪的报案主体是谁挪用资金罪属于非自诉案件,一般情况下是由企业或者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去报案或起诉。但如果企业或者法定代表人不报案或起诉的......
·个人行贿与单位行贿的区别有哪些
在贿赂犯罪里面,自然人实施犯罪与单位实施犯罪,其实很多时候构成的罪名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就区分为了个人行贿与单位行贿两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个人行......
·提前多久解除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婚内抚养费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我们知道,抚养费是我国规定的付给未成年子女的成长经费,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于一些单亲家庭更是如此。因此,对于抚养费的内容始终......
·社区戒毒是否行政强制措施
社区戒毒是否行政强制措施一、社区戒毒是否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是行政强制措施。《禁毒法》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
·一般斗殴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斗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犯罪行为。当事人为报复他人、争勇斗狠或某种其他不正当的目的,纠结多人在一些公共场所,例如商场,市场,公......
·过错推定是归责原则吗?
过错推定是归责原则吗?过错推定是归责原则的,其适用的范围是: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人身损害的,推定教育机构具有过错(《民法典》第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