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方有婚外情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婚外情无疑会破坏原本圆满的夫妻感情,对无过错的一方无疑会产生很大的伤害。而对于无过错方来说,如果因一方有婚外情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而此时能够向婚姻中的第三者要求赔偿吗?关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因一方有婚外情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夫妻一方发生婚外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方与第三者发生了感情(包括发生了性关系),但双方并未同居(所谓同居,即双方在一起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第二种是该方与第三者发生感情并有同居事实。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可以看出,我国《婚姻法》明确把第二种情况(即与第三者发生感情并有同居事实)纳入赔偿的范围。
离婚时,如果对方发生了婚外同居行为,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婚姻中的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可见对婚外情要求赔偿的前提是有婚外同居行为;要求赔偿的对象是婚姻中的过错方。如果仅与婚外异性发生感情并未同居,法院是不会支持无过错方的赔偿请求的;如果无过错方要求第三者也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也不会支持。
二、离婚时能向小三索赔吗
婚姻法规定了夫妻之间有相互忠贞的义务,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婚外情即使未同居,也是对这一法定义务的违反,是违法的,而并非如有些观点所说的仅仅违反道德。
一方违反夫妻之间的忠贞义务,给对方不仅会造成物质上的损害,更会带来精神上的巨大创伤,而这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是由违反法定义务的一方造成的,损失与违法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违反法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为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配偶身份权是夫妻双方都享有的基本人身权利之一。第三者和有配偶的人同居是对有配偶方丈夫或妻子的配偶身份权的侵犯,有配偶方的丈夫或妻子会因第三者的这一侵权行为遭受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其中精神上的损害尤为明显),所以我们认为,第三者也理应为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当然,前面所述的第三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同居。
实践中,如果您发现对方有婚外情,觉得对方不可原谅,甚至让您有了离婚的想法,您就要注意收集证明对方婚外情的证据,向对方要求离婚损害赔偿。一般来说,如果证据充足,法院是会支持您的诉讼请求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婚外情能不能起诉第三者
婚外情能不能起诉第三者不可以起诉第三者,也不能追究她的责任。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
·厂子交土地使用不交税有什么后果?
一、厂子交土地使用不交税有什么后果?企业不交土地使用税最严重会有按《税收征管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
·民事诉讼可以上诉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诉讼可以上诉的情形有哪些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诉讼,当事人要是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话,此时满足规定的情形,那么就可以在法定时间内提起上诉。就民事诉......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在道路上开车行驶,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有时要报警处理,交警赶来后要对现场处理,把事故分为机动车之间的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等。那么机动车......
·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最长不超过好多
虽然很多用人单位都与初次入职的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其实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因此,如果双方协商一致不约定试用期,......
·自写遗嘱有地方涂改过行吗?
自写遗嘱有地方涂改过行吗?1、自写遗嘱有地方涂改过是可以的,遗嘱是立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对其死亡后......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一、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财产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根据《民事诉讼......
·抢劫过程中故意毁坏财物量刑标准是什么?
抢劫过程中故意毁坏财物量刑标准是什么一、抢劫过程中故意毁坏财物量刑标准是什么?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量刑标准《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
·眉山市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是多少
眉山市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是多少一、眉山市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是多少征收每亩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均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征收耕地需要安置的每......
·交通事故司机与老板谁负责?
交通事故司机与老板谁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