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的花费是公司出还是保险出?
一、因工伤的花费是公司出还是保险出?
与保险公司没有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按法律规定分别支付不同的项目,工伤保险基金赔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办。
《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判刑人员工伤保险待遇能享受到吗?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除此之外,根据条例规定,职工如果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或拒绝治疗,都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条例还规定,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条例规定,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综合上面所说的,工伤只要一旦被认定那么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而对于赔偿的金额就会由用人单位或者是工伤保险基金来进行合理的支付,而对于这些项目是由双方来分别的承担,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一定会按流程来进行办理,这样才能算是合法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如果劳动关系确认了怎么办
现在恰逢毕业季,很多大学生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找工作。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在找工作的时候自身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在和企业确定劳动关......
·桩基工程质量标准是什么?
桩基工程质量标准是什么?桩基工程是工程上的一个术语,不论是何种工程,只要会进行施工,都会有质量标准。不仅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意按照质量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如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有效吗?
在当今这个社会,事实劳动关系是一种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认定的法律关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事实劳动关系跟普通的劳动关系是有一定区别的,......
·现代结婚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古时候,男女结婚的流程是很繁复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六礼,包括问名、纳彩等等。但就现在来说,我国已经简化了结婚流程,并且男女之间只有在申请办理了......
·入职三天被公司离职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职工是一个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职工的活力就是用人单位的能否获得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能有的职工会遇到刚......
·网贷还不上利息怎么算的
网贷还不上利息怎么算的?一、网贷还不上利息怎么算的?所谓逾期罚息就是贷款人不按合同的约定时间归还借款产生的超期罚息。罚息的存在是对契约精神......
·取保候审期间能上社保吗?
取保候审期间能上社保吗?一、取保候审期间能上社保吗?取保候审期间不能上社保,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是不会改变的,取保候审不影响你缴费......
·交通事故诉讼费由谁支付
交通事故诉讼费由谁支付1、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是约定由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在当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保险公司一般认为自己不应......
·最新文件柜购销合同完整版
最新文件柜购销合同完整版文件柜购销合同格式甲方:(采购人)合同编号:签约地点:乙方:(供应商)签约时间:第一条合同标的乙方根据甲方需求......
·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泗阳县李口等9个乡镇工程第一标段。1.2、工程地址:泗阳县卢集镇。1.3承包范围:包含本项目第1标段施工图纸内的一切......
·最高法院虚假诉讼诈骗罪认定情形是什么
虚假诉讼诈骗罪认定情形有哪些?通过制造假证据、隐瞒事实、制造虚假债权债务、恶意串通等手法,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欺骗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错误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