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方违约怎么赔偿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同时,该法第119条又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20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9条进一步规定: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主张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主张,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九条、本解释第三十条(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违约方主张扣减相应的损失赔偿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一条(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违约而获有利益,违约方主张从损失赔偿额中扣除该部分利益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等规定进行认定。
二、违约赔偿应注意问题
1、区分商业风险和可得利益。市场交易存在风险,违约方只对合同履行后能够获得的利益予以赔偿,对于商业风险不负赔偿责任。
2、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的纯利润,不包括主观推测的损失以及为取得利润所支付的费用。可得利益的计算必须是将来实际会得到的切实的利益,如果并非实际可以得到的,则属于主观的推测,不能计算在损害赔偿额内。
3、“可预见”以签订合同时的合理预见为标准。损失的预见应当以合同订立时违约方实际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来确定。实际知道,一般指当事人对有关合同情况已经交代清楚,债权人明确说明违约将带来的损失后果;应当知道这种推测,是一种法律推定。认定过程中以通常的情况,根据日常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当事人的商业经验、交易习惯等方面分析。知道或应当知道应以一个正常的、有理智的第三人处于违约方的情况下,所能预见的后果来衡量。但无论是知道还是应当知道都必须是在订立合同时的知道和预见,而不能是在缔约成立后随情况变化所做出的预见。
相信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初步了解了合同一方违约怎么赔偿,也进一步知道了违约赔偿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自觉地运用这些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在合同中的合法权益。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债权人行使合同代位权的条件有哪些?
债权人行使合同代位权的条件有哪些?一、代位权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
·男方提出离婚孩子属于谁?
男方提出离婚孩子属于谁?谁先提离婚对于孩子的抚养权来说是没有影响的。对于孩子的抚养权来说,法官首先要考量的是孩子的年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属于......
·股东变更后果严重吗?变更程序是怎样的?
股东变更后果严重吗?变更程序是怎样的?一、公司股东变更后果严重吗?股东变更对公司不会产生影响,公司仍要承担以前的责任。但是但是要注意出资问题......
·民法典自愿救助是什么?
民法典自愿救助是什么?现如今讹人的情况层出不穷,导致人们不愿意见义勇为,很多受伤、生病、遇到强盗的真正需要别人救助的人因无人帮助陷入困境,遭......
·侵犯专利最高赔偿金额是多少
侵犯专利最高赔偿金额是多少一、侵犯专利最高赔偿金额是多少?专利权侵权的赔偿标准没有上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如何认定?
一、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如何认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认定如下,1、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根据这一规定,......
·质押率和抵押率有什么区别?
质押率和抵押率有什么区别?一、抵押率1、以房产做抵押。用房产做抵押,抵押率不得跨过抵押物评价价值的七成;2、以土地使用权做抵押。用土地使用......
·检察院申请延长审查起诉的原因是什么?
一、检察院申请延长审查起诉的原因是什么?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
·犯罪分子贩毒判了死刑怎么办?
犯罪分子贩毒判了死刑怎么办?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
·债的履行条件
1。债的标的:债务人除了必须按照规定的标的履行外,还必须按规定的数量和质量履行义务。数量不得超出或减少。超过或少于规定数量时,需要债权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