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行为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重婚行为有什么法律后果
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重婚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两种情况。法律上的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事实上的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与他人形成事实婚姻的。
1、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按重婚定罪处罚。
重婚破坏的是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我国对重婚案件实行的是自诉与公诉并行的诉讼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就民事责任而言,根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重婚为婚姻无效的法定情节之一,所以重婚当事人的婚姻为无效婚姻。
根据婚姻法第十二条之规定,无效婚姻的“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同时,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因重婚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所以,就民事责任而言,重婚者在离婚时可能会因此而少分割财产,同时无过错方还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二、重婚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重婚的民事后果。
重婚将产生下列三项民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在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制度中,重婚罪是无效的原因之一;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2、重婚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即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重婚者,应承担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59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重婚者在离婚时可能会因此而少分割财产,同时无过错方还可以主张损害赔偿,情节严重的则构成重婚罪。至于重婚行为有什么法律后果,律师635我们已经上文中进行了讲解,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驾驶证全国通用吗?
驾驶证全国通用吗,异地驾驶证如何换证驾驶证是全国通用的,异地驾驶证换证流程如下:1、体检。如果车管所提供有体检,那么就不用到外边医院进行体......
·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起到很大的作用。每个地区由于地方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在承包土地中......
·行政诉讼有几种判决结果
行政诉讼有几种判决结果一、行政诉讼有几种判决结果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1、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
·新公司法关于经营范围的要求是什么?
新公司法关于经营范围的要求是什么?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之初,就必须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经营范围,这个要在公司营业执照中有所体现的。公司经营范围中通常......
·劳动关系状态在岗如何进行证明
我国的正常劳动关系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没有特殊原因的话,用人单位是不可以单方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劳动者本身一定要在......
·延期付款信用证的风险
所谓延期付款信用证,是受益人提示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在规定的期限内,被指定银行履行付款责任。延期付款信用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板期,即受......
·公司法最低注册资本是多少
公司法最低注册资本是多少在生活当中,如果我国公民想要创办公司或者企业的话,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到我国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所以说在工商局进行注册......
·企业破产清算股东的债权会怎么处理?
企业破产清算股东的债权会怎么处理?一、企业破产清算股东的债权会怎么处理公司经营所需资金又显然超过注册资本提供的资金,在对外融资不能实现的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离职证明怎么写?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离职证明怎么写?离职证明兹有(姓名)同志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在我公司担任职务,在职期间,工作努力,无不良工作表现......
·专利权保全的期限是多久
专利权保全的期限是多久专利权保全的期限,是指对专利权保全的具体时间。对专利权保全的期限一次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期限届满仍需继续保全的,应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