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交五险一金怎么交?
一、个人交五险一金怎么交
自己只可缴纳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两种,其余自行不可缴纳。
自己可不缴纳保险,待到再找到合适工作时可续缴,且自行缴纳不划算。
若您要生育,报销相关费用为您在现单位工作并缴纳生育金满一年(12个月)才可报销,中间不可间断或更换公司。
二、五险的计算
养老:单位按基数的20%缴纳(2000乘20%=400元),个人按基数的8%扣缴(2000乘8%=160元);
失业:单位按基数的1.5%缴纳(2000乘1.5%=30元),个人按基数的0.5%扣缴(2000乘0.5%=10元),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工伤:根据单位性质不同,扣缴比例不同,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例,按基数的1%缴纳(2000乘1%=20元),个人不缴;
生育:外地户口的员工不上此险,北京户口的员工单位按基数的0.8%缴纳(2000乘0.8%=16元),个人不缴费;
医疗:单位按基数的9%(基本医疗)+1%(大额统筹)缴纳(2000乘10%=200),个人扣缴2%(基本医疗)+3(大额统筹)(2000乘2%+3=43元)
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均按基数的8%缴纳(2000乘8%=160元,共缴320元),若单位条件好可申请提高到10%。
由单位按月缴纳,工资2000元的话,按北京市户口计算,单位应缴826元,个人应缴373元。
三、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五险一金的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8%,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个人交五险一金怎么交等有关问题如上所述,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自己只能缴纳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其余的住房公积金、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保险都没有办法由个人来缴纳。但是医疗和养老的相关年限对于每个人来说一样重要,因此在没有单位缴纳五险一金的时候可以自行缴纳医疗养老保险。以上就是我们整理的内容。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结婚后离婚可以要回彩礼钱么
结婚后离婚可以要回彩礼钱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作出了如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
·借条没有还款日期如何要债
借条没有还款日期如何要债一、借条没有还款日期如何要债借条没有还款日期或欠条没有还款日期,实际并不影响借条或者欠条的法律效力,对债权债务的形......
·法律怎么处理小偷偷烟
属于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职务发明发明人使用需要支付费用吗?
职务发明发明人使用需要支付费用吗?职务发明发明人使用不需要支付费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
·一、假离婚逃避银行债务应该怎么处理?
一、假离婚逃避银行债务应该怎么处理?针对债务人的上这种逃避废债方式,银行完全可以将债务人及其原配偶一同起诉,而其原配偶只有证明在借款时银行与债......
·没到劳动合同期辞退合法吗?
没到劳动合同期辞退合法吗?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劳动者自身存在过错,损害了公司利益,或者属于法规中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情况,那么单位可以解......
·离婚后,两个孩子怎么给抚养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若在婚姻存在存续期间有孩子的,在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之后,需要就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达成一致后,签署协议,才能到婚......
·老公死了老婆可以自动离婚吗
老公死了不用离婚。当事人的配偶已经去世,那么其婚姻状况就是丧偶。那么当事人在丧偶后,那么其与配偶的婚姻关系,也随着对方的去世而消除。当事人不......
·一、合伙企业可以随时分割财产吗?
一、合伙企业可以随时分割财产吗?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也不能随时要求分割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伙人退伙的,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
·民间借贷是不是合法 民间借贷能否采取口头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活动越来越频繁,而由此也引发了不少借贷纠纷。鉴于这些民间借贷的纠纷,不少人开始怀疑民间借贷活动的合法性。那么,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