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一、 交通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
所谓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实际上首先是民法上关于民事责任成立要件中的因果关系原则;
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除了包含因果关系原则外,还发挥了衡量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的作用;所谓“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主要是指在当事人没有过错或者难以认定过错场合,确定事故损害的一个标准。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 交通事故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
过错在民法上有两种形式:客观上的过错和主观上的过错;所谓客观过错,就是当事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违反法律的事实,而不管行为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构成过错;主观过错,主要是指当事人的过于自信、疏忽大意等主观意识状态;
在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确定以后,对当事人的责任比例的确定,主要是由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在存在双方或者多方事故当事人过错的场合,例如,机动车超速行驶,而被撞的行人又闯红灯,便面临一个对当事人双方的过错进行比较的问题;
比较过错又称为过失相抵,是民法尤其是侵权行为法上的一项重要的责任确定制度;我国民法通则和《交通安全法》都明确了这种确定责任、分担损失的制度;但是,在对当事人的过错比例进行比较时,存在着技术上的障碍需要克服,主要表现为如何认定不同过错对促成事故作用力的大小,也就是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过错系数” ?问题。
综上,就是对“新交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从上文看出,事故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决定了责任认定。而前者依靠行为与结果因果关系程度来判断,后者主要进行过错比较。如果上述解答不能解决您的问题,可以咨询去网站,让专业人士为您的权利保驾护航。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消费者买到假啤酒如何赔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消费者买到了假酒,第一时间应该与生产厂家联系,确定其真伪。确定完后,消费者应当保留假酒或购买凭证,向相关部门如工商局反映,......
·第一继承人顺序怎么分配?
第一继承人顺序怎么分配?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
·施工合同生效条件咋写?
施工合同生效条件咋写?1、前提条件在签订施工合同前,首先,一定要有工程名称,设计图纸以及承包单位的资质,然后,要跟承包商商量好承包方式,可以是......
·取保候审保规定在我国是怎样的?
取保候审保规定在我国是怎样的?在电视新闻报道当中经常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很多人都比较困惑,为什么犯罪嫌疑人可以去报后社当然需要具......
·刑事案件再审的条件有哪些
一、刑事案件再审的条件有哪些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
·未婚争夺孩子抚养权吗
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本着有利于子女权益的原则,参照最高院的相关司法意见,依法酌情判决。【最高院关于子女抚养问题的《意见》规定......
·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可以是口头通知吗
一、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可以是口头通知吗可以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且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
·供应商价格欺诈如何处理
供应商价格欺诈如何处理一、供应商价格欺诈如何处理消费者在碰到价格欺诈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维权: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即通过与经营者......
·保证期间是什么意思?
保证期间是什么意思?在法院审理债务纠纷案件中,除了诉讼时效外,还有一个概念比较重要,就是保证期间。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那么保证期......
·定额税 文案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定额税文案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定额税也是平常生活当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税收类别,虽然说定额税的税率也是由国家税务总局来统一制定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