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如何认定的?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而通过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获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话不仅要缴纳罚金,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为了避免自己的信息泄露,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无关人员或陌生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证据不足不起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证据不足不起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一、证据不足不起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
·独资企业债务如何承担
独资企业债务如何承担一、独资企业债务如何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仲裁的申请和受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仲裁的申请和受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当事人向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必须采用书面协议,达到法律要求的条件,并将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一、交通事故中未成年的误工费规定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中未成年的误工费规定是什么?交通事故中未成年的误工费规定是未成年人是不可以主张误工费的,因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买卖合同纠纷归哪里管
买卖合同纠纷归哪里管买卖合同纠纷属于合同纠纷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此时当事人想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的话,首先要清楚买卖合同纠纷归哪里管。只有确定了......
·公职人员醉驾开除公职吗?
公职人员醉驾开除公职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
·故意伤害罪二级轻伤如何处罚?
故意伤害罪二级轻伤如何处罚?故意伤害罪二级轻伤的处罚规定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这种要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话,必须要达到轻伤以上,所以在此之前一般......
·房产评估费谁付?
房产评估费谁付?房产评估费由主张的一方先交纳,达成协议的双方协商负担,判决案件由人民法院决定,根据具体情况,一是各半承担,二是由败诉方承担。......
·最新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最新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一、最新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1、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